文章详细页面

战国秦汉漆器群研究——《战国秦汉漆器群研究》成果简介
在线阅读 收藏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振裕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国秦汉漆器群研究》(批准号为93BKG006),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中国的漆器工艺历史悠久,但自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近5000年期间,发展缓慢。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一次突飞猛进的大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漆器发展史上的繁荣期,在各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并逐渐取代了青铜器。汉代以后由于瓷器的发展,漆器逐渐衰落。因此,选择中国漆器发展史上发展繁荣时期的漆器群进行分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初期。由于社会的大变革,人们的意识形态也随着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埋葬习俗方面的主要表现是随葬成套青铜礼器的葬俗日衰,而随葬漆器的风气日盛;随着人们审美观点的变化,漆器之器皿造型与纹饰纹样也与此前有明显不同。这个时期社会大变革和铁工具的普遍使用,使各种手工业迅速地发展,漆器手工业也呈不断发展态势。

目前发现的战国秦汉时期的漆器非常多,绝大多数出于墓葬,也有少量出于遗址。由于是关于漆器群的研究,该成果对于遗址所出的漆器一律不收录,而只收录每座墓中的漆器群。这个时期各个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墓葬,漆器群的保存情况并不尽相同,有些墓的漆器保存完好,漆器群清楚;有些墓的漆器保存不好,或已残缺,或仅余朽痕,漆器群的基本情况已不清楚。漆器群保存完好或基本完好的全部收录,作为分析研究的主要依据;漆器群保存不好的也收录,作为参考。

为了详尽地研究战国秦汉漆器群的发展变化情况,该成果以时代为序,分为战国时期、秦汉和西汉时期。战国时期,各地区的文化差别较大,将漆器发现较多的楚国与秦国分别各设一章进行论述,而将其他地区统归于一章论述。秦代和西汉时期,是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封建的初期,基本上是大一统的特点,而各地区的文化特点剧减。所以将秦代和西汉时期各设一章论述,而不再以地区另设章节。最后一章是全书的漆器群研究之总结,试图探讨各个时期漆器群的变化情况,以及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漆器工艺发展水平及其发展的轨迹。考虑到目前已基本建立了战国秦汉时期墓的年代分期序列,分类研究的成果颇丰,该成果没有采用对每座墓的分类与年代进行具体分析,而是对各个时期墓葬的分类与年代分期进行概述的研究方法。有些墓的年代经仔细分析墓中的全部随葬器物后,认为编写者所确定的年代有误,也略做了调整。这个时期发现的漆器非常多,如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必然会非常繁琐重复,因而采取列表的方法,可使人一目了然。在对各类墓的漆器群进行分析方面,该成果主要从同一时期(即在战国、秦和西汉时期下面的年代分期)各类墓的漆器群之差别与不同时期同类墓漆器群之差异等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墓葬出土的漆器群,从漆器的制作工艺、器皿造型和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该成果是中国第一本对战国时期漆器群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郭宝均先生在《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一书中指出:“一组经过科学发掘,有详细观察记录的器群,不但出土地点的历史沿革可考,即现在的地理形势,地质结构,地层堆叠,墓葬形制,人骨兽骨的置放,器物的排列,相互的距离,叠压的关系,铜器、陶器、石器、骨器、珠玉等相互的配用,铭刻、纹饰的特点,都可以相互的补充证明;甚至一点灰烬,一粒炭屑,也可作为证明时代、论证文化的依据。所以一群原群未散、有详确记录的科学发掘品,即一字不铭,它的本身已含有丰富的科学价值为学术界所珍视。”不言而喻,各个时期的各个类型墓葬所出土的漆器群,其出土地点准确,它与墓中的共存物的清楚,时代与墓主身份都较明确,其学术价值也远在某件或几件漆器珍品之上。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