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世界城市”和加快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出为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契机。北京市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但也存在交通拥堵、能源资源瓶颈制约、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受限、维护保养力度不够等问题。加强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应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和原则出发,着力解决北京交通“首堵”问题,加强供水排水、环卫、交通、绿化、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陆小成: 1978年生,湖南耒阳人,中共党员,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清华大学科技政策博士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秘书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理事,北京城市管理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生态文明、低碳经济、低碳创新、城市治理、公共政策。荣获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北京市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及一般项目,教育部、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都高端智库重大项目,北京市社科联重点项目等40多项。专著有《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城市病”治理的国际比较研究》《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国家低碳创新体系》《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创新驱动模式研究》等16部。公开发表CS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中文期刊100余篇,三报一刊理论文章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