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贯穿自创性的研究路数追求论与实的有效结合——《汉语语法普方较视》成果简介
在线阅读 收藏

华中师范大学邢福义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的“普-方”比较研究》 (项目批准号为01AYY003),最终成果为专著《汉语语法普方较视》。课题组成员有:汪国胜、张邱林。

该研究采用具有自己特色的语法研究路数:一是基本主张:“研究植根于汉语泥土,理论生发于汉语事实”;二是基本理论:“小句中枢说”;三是基本视角:“句管控”;四是基本方法:“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普—方—古”大三角)。

全书共分四章。

第一章“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共分十一节,主要内容包括:汉语小句中枢语法系统说略;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流向;小句中枢说的方言实证;语法事实的“句管控”;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起去”的普方古检视,“起去”的语法化与相关问题,《西游记》中的“起去”与相关问题思辨;汉语语法教学与测试的若干问题;新世纪方言语法研究之走势。这样的章节安排,反映了本书的基本学术理念,鲜明地显示了本书在理论方法上的自我创新特色。

该研究另一方面追求论与实的有效结合。具体来说,就是力求处理好理论与事实、深度与广度、“普—方”与“方—普”、前人成果与自我创新等方面的关系。研究认为,汉语语法的“普—方”研究,既需要从理论方法切入,更需要选择好研究的角度,选择好研究的方言点,然后从各个方面提出问题,一个一个地进行专题探究。成果坚持一条准则:不管是讨论词类归属、结构性质、历史演变、普方比较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都需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令人信服的求证;所写的书文,必须多考虑读者“读得懂、信得过、用得上”的需求。因此,在“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一章之后,安排了“个案剖析”三章,即:第二章的“普—方”个案剖析,第三第四章的“方—普”个案剖析。

第二章的“普-方”个案剖析,是“以普通话为基点之较视”。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海南黄流话的“一、二、三”;关于“您们”;关于“重”和“沉”;关于“兄弟”和“弟兄”;关于“先生”与女性学人;关于“很淑女”之类说法;关于否定形式和语境规约;关于“有没有VP”句式;关于述谓项前移现象;关于南味“好”字句;关于源方言的潜性影响;关于方言学者笔下的双宾语;关于“测估词语+反义AA”。

第三章的“方—普”个案剖析,是“以湖北大冶方言为基点之较视”。主要内容包括:关于语缀;关于状态形容词;关于物量词;关于“很”类程度副词;关于程度副词“闷”;关于代词;关于人称代词的变调;关于“在”和“在里”;关于“的”、“个”和“的个”;关于情意变调;关于双宾句;关于“把”字句;关于比较句;关于“倒”字句;关于表示可能的“得”字句。

第四章的“方—普”个案剖析,是“以河南陕县方言为基点之较视”。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儿化形容词;关于形容词的类型学考察;关于单音形容词重叠式;关于形容词Aa重叠式;关于远指代词的面指和背指;关于面指背指的思考;关于程度副词“统”;关于语气助词“囔”、“哩”;关于用“呀”祈使句;关于用“哩”选择问句;关于用“曼”选择问句。

不管是“普—方”较视还是“方—普”较视,成果根据大量的语言事实,通过“两个三角”的深入验证,力求深入细致地揭示相关的规律。问题讨论中,有时涉及某种方言,有时涉及多种方言,有时还涉及了少数民族语言。为了进行“方—普”个案剖析,该研究选择了两个方言点,即湖北大冶方言和河南陕县方言。湖北省境内有赣语、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三大方言,鄂南的大冶方言属赣语;陕县位于豫晋秦三省交界地带,河南陕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

此外,该研究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提及的就是,以对语法规范的更为全面的认识为前提。成果最前边有个题为“语法规范和方言语法研究”的导言。其中指出:“现当代重要白话文著作里的一般用例,是符合普通话,即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语法规范的说法。这一界定,有两个方面的侧重点。第一,就书文作者说,‘一般用例’是具有共同性的用例。某种说法,如果在众多作者的书文中都有使用,这种说法便成为具有共同性的说法,便属于符合现代汉语共同语语法规范的说法。第二,就适用范围说,‘一般用例’是具有通行性的说法。某种说法,如果适用于说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全国‘东、西、南、北、中’各个地方,为现代汉民族的全体成员所接受,这种说法便成为具有通行性的说法,便属于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说法。”跟前人的界定和论说相比较,这一界定和论说有所前进,有所深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富于新意的。

汉语语法是一个整体,要获得对汉语语法的全面认识,需要加强“普—方”的比较,不应忽视方言语法的研究。过去的汉语语法研究,往往重视共同语语法,对方言语法则关注不够;现代汉语教材,一般以讲解现代汉语共同语为内容,语法部分介绍的只是共同语的语法。该成果以“普-方”比较为基本定位,运用“小句中枢-句管控-两个三角”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通过方方面面的专题研究,在较视中考察汉语的语法问题,反映了较为成熟的研究观念。

成果对于深化人们对汉语语法的认识,推动“整体汉语”和汉语发展史研究的深入发展,促进比较语言学的建设,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