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莎士比亚的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上、下册)

孙蕙柱:为什么今天要讲莎士比亚呢?第一个原因是莎士比亚最有名,大家都知道,可能也看过几个莎士比亚的剧本,或者知道他的一些戏剧故事,这是外在的原因。但是,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难道就因为这个原因讲莎士比亚吗?其实应该有更内在的原因。我来的飞机上还在翻这本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过,这本书不是在文学艺术柜台里买到的,出版社是中信出版社,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它一般是出管理方面的书,讲经济、金融的,并不出文学艺术的书,但是出了这本关于莎士比亚的书,书名叫《权力剧场》,副标题是“莎士比亚的领导课”。为什么这么一本书会被中信出版社看中呢?其实出这本书的时候,出版社也许还没有想到,就这一两年里,把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的做法会变得这么流行,为了推销这本书,封面上写了一行字:“《水煮三国》的作者成君忆强力推荐”,那时候还不知道有易中天,易中天的《品三国》比成君忆的还要火。这是两三年前出的吧,其实这个思路很像,中国人近年来因为《百家讲坛》,从中国的古典、中国的历史里面去寻找很多对于非文学艺术界的人有用的经验教训;在中国人看来,《三国》是最容易被运用的,因为《三国》里面有很多权术可以为现在的领导者所用,甚至为一般人所用,人总是要么有一点权力,要么被有权力的人管着,所以大家都喜欢听《三国》故事可以给我们提供的社会经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莎士比亚的著作也可以给我们提供这样的经验,或者说教训。有可能两三年以后,等到易中天把《三国》、《水浒》都讲遍了,还有三皇五帝、明朝、清朝的皇帝都讲完以后,《百家讲坛》就会把眼光转向西方的文学名著。应该说莎士比亚确实有这么一种功能,它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甚至提得更高一点,是世俗的圣经。中国还没有这样的说法,易中天好像并没有说《三国》是世俗圣经,甚至把四大名著加起来也还没有人说它们是中国人的世俗圣经,因为中国就没有圣经的说法。讲国学,到底是“四书五经”更经典,还是四大名著更重要?反正都在说。有趣的是,“四书五经”努力教导我们应该和谐,符合我们现在“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三国》却告诉我们如何钩心斗角。大概这就是辩证法,和谐和钩心斗角综合起来就是中国文化的全部。

莎士比亚的著作可以说两面都有。莎士比亚太丰富了,这个人本身就是个谜,写了37个剧本,有人说还不止,也有人说其实这么个天才根本就没有存在过,这个名字是假的。那究竟是谁写了那些剧本呢?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有人说他同时代的其他剧作家,甚至有人说就是伊丽莎白女王,因为她的君主身份,又是一个女人,不便当剧作家,所以她写了剧本,却给那不存在的“莎士比亚”当枪手了。多数学者觉得这不可能,只有国王或皇帝找文人给他做枪手的道理,没有女王给文人当枪手的道理。

昨天晚上我收到复旦大学顾晓鸣教授一个邮件,他说有个美国教授要到上海来,他对莎士比亚的作者身份问题有专门的研究,能不能在戏剧学院给他安排一次讲座?这是个化学教授,业余研究莎学,就像中国有很多业余的红学家索引出各种各样关于《红楼梦》的故事一样,他们就是有这个兴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对于莎士比亚的问题呢?因为莎士比亚的著作里面能够教给我们的东西实在是太丰富了,有一点大家是公认的,莎士比亚作品当中用的词汇量是所有的英语作家——古往今来所有用英文写作的作家当中最大的,但是他没有读过大学,没有读过几年书,所以就有人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一定是别人假托的名字,这个问题我今天不展开讨论。我们肯定,凡是讲到西方戏剧,甚至讲到西方文学艺术,包括小说、诗歌,莎士比亚可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名字,他可以给我们提供的东西是最多的。

莎士比亚和中国的四大名著在社会功能方面有很相似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全都钻到中国小说中钩心斗角的权术里面,对中国人现代精神的构建未必是一件好事,《三国》、《水浒》一定学,但最好还要有另一种思想营养的平衡,我觉得莎士比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这种作用。为什么?我们就来看几个作品。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同时代的人,可能在座有一些人听了昨天的讲座,讲《牡丹亭》的,《牡丹亭》的写作时间和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同步,但是莎士比亚的剧作却有着很强的现代性,这一点《牡丹亭》就做不到。《牡丹亭》说一个女孩从小到大,已经有性的萌动了,但是只见过两个男人,一个是父亲,一个是糟老头陈最良老师,这样的事情现在还有可能发生吗?这个故事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作用呢?现在已经是性很开放的时候了,还有多少人在品味极端性压抑的时代?《牡丹亭》可能是中国经典戏曲当中最好的剧本,但是现在看来基本上只有审美的意义,对我们的现实社会的意义已经很小了,我们就把它当作博物馆里面供着的非常精美的艺术品来看,这样也很好,这样的作品也不是很多的。但是,我们来看看莎士比亚最有名的剧本《哈姆雷特》,它里面的现代性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因为最有名的中文名字是《王子复仇记》,在中国最有名的孙道临配音的电影版本就叫《王子复仇记》,上海京剧院前两年搞了个京剧《哈姆雷特》,也叫《王子复仇记》。这个剧名很成问题,如果仅仅是复仇的话,这个剧要得了那么长吗?这是莎剧里最长的一个,如果不删减要演5个小时。我们看看它的情节,哈姆雷特在外国留学,因为家里出事赶回国,很快就见到他父亲的鬼魂,鬼魂告诉他——按中国人的说法,是父亲托梦给他,非常明确地说,我是被人害的,就是我的弟弟、你的叔叔害了我,你必须为我报仇。如果哈姆雷特马上去报仇的话,这个戏15分钟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因为他没有障碍,他去见叔叔的时候叔叔一点都没有防备他,他并没有说这个人很危险,说不定是找我报仇来的,旁边必须有卫兵看着他,或者不准他带凶器进来,就像“9·11”之后美国的机场安检,怕你身上带凶器。但是我们在这个剧本里面没有看到任何针对哈姆雷特的防范措施,所以真要复仇的话很简单,你走到他身边一剑就可以刺死他了,然后你就可以宣布为什么杀他——我父亲和我说了。因为你是正宗的儿子,你继承王位也没有什么不可以,那就不会有悲剧了。但是,这个剧本完全不是这样写的。莎士比亚写《哈姆雷特》犹豫再犹豫,在座的都了解一点戏剧,戏剧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舞台上必须有积极的行动。如果你是在茶馆店里,老板让你坐着发呆也可以,但是你坐在舞台上、站在舞台上发呆就没有戏。你也不能一个人在舞台上就是犹豫,犹豫干什么?导演一定会说,你回去犹豫好了、想好了做什么再来。但是莎士比亚给我们写了这样一个人物,好像他主要的动作就是犹豫,他犹豫什么啊?你父亲和你说得那么清楚了,你为什么不行动?说这是他的个性、性格的问题。这个解释其实是说不通的,任何一个导演如果这样和演员说,你犹豫,因为你性格软弱,这个戏是没有办法演的。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不动手呢?因为他对人的生命的理念跟我们的古人完全不一样,他觉得要杀一个人来报仇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对他父亲托的梦,对那个鬼魂说的话,他必须反复求证,才能决定是不是要相信他的话去杀一个人。所以他先要装疯来隐蔽自己的怀疑,他要去试探他的母亲,他还要请戏班子来演一个谋杀戏给叔叔克劳狄斯看,这是他发明的“测谎仪”。可惜的是,就在他“测谎”成功以后,克劳狄斯先发制人向他动手了。这才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一个中国很有名的真正讲复仇的戏《赵氏孤儿》,这是个元杂剧,比《哈姆雷特》写得早,故事和《哈姆雷特》非常像,都是孤儿,差别就是在年龄上,哈姆雷特是十七八岁的孤儿,赵氏孤儿才半个月。他们同样的遭遇是,父亲都在政变当中被政敌杀死了,这个政敌还装作一副和善的样子要认这个孤儿为义子。赵氏孤儿是长到哈姆雷特的年龄以后才明白真相,他马上就报仇了。哈姆雷特是很快就知道了真相,但是他不敢报仇或者不想报仇。《赵氏孤儿》的主要动作是什么?是一连串的人为了保护这个孤儿死去,或者自杀,或者把自己的儿子——程婴把自己的小宝宝交出去送死。《赵氏孤儿》是惨烈的悲剧,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死?为了保护这个才半个月的皇室后裔,没有一个人有半秒钟的犹豫,为了皇家而死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我们说这叫愚忠,所有的人的生命都比不上这个还没有思维的能力的皇室后裔。中国人认为这是正常的,还是应该歌颂的,多少年了还在一直演这个戏,这是反映了我们中国人民忠心,忠于皇帝——哪怕是将来的皇帝。

《赵氏孤儿》是第一个传到西方的中国剧本,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很多人写文章研究过这个问题。18世纪法国的伏尔泰读了这个剧本的译本很感兴趣,做了一个改写——不是一般的改编,他改写的《中国孤儿》里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动,他在写到程婴要把自己的也是半个月大的婴儿掉包作为皇室孩子交出去送死的时候,他的妻子不同意了。他的妻子说出一番话,就不像中国的传统女子了,而是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她说,为什么要把我的儿子的命送掉去保他们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同样的价值。这个概念古代中国人好像是不能有的,怎么能说有同样的价值呢?他是皇家的孩子,我们家的孩子算什么?当然应该死了。很多人说伏尔泰多么喜欢我们的《赵氏孤儿》,我们的戏如何打动了西方的大思想家。他们忽略了一点,其实伏尔泰在根本的一点上,就是在人道主义这一点上,质疑了中国经典的一个根本的主题。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里面有一段台词大家经常引用,把它当成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意识的觉醒”的典范,他说,“人是多么美妙的杰作,崇高的意识、无限的能力、优美的仪表,举止好像天使、灵性可媲神仙,他是天之骄子,他是万物之灵。”这句话不仅戏剧家引用,所有的人都在引用,反映出走出中世纪以后,神权压抑下的人得到了解放。哈姆雷特说出这句话来,可以回答我们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哈姆雷特迟迟不采取行动?就因为“人是多么美妙的杰作”,不仅仅哈姆雷特是这样,所有人都是这样,因此一个人在可能要终结他人的生命之前,必须三思而行,你必须找到足够的证据。

这个理念在近年来在中国社会中也开始被广泛接受了,特别是在法制生活当中。现在我们对死刑的判决越来越慎重,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把死刑复核权收回去了,因为放在下面很容易把不该死的人判了死刑。其实这样的事情难免发生,任何法律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欧洲很多国家干脆取消了死刑,美国还有死刑,但要处决一个人,哪怕判了死刑也可能要等上10年,让他不断地上诉。我们以前常常是马上拉出去,当场杀给大家看,杀一儆百,现在都知道这样不行了。两三年前在广东发生了大学生在收容所被打死的那件事情,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因为网民的反应使政府立刻作出重大的政策改变,把收容所取消了。这也是反映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莎士比亚400年前写下的《哈姆雷特》的精神是一致的,跟我们的《赵氏孤儿》的精神则是相反的。所以,莎士比亚的著作虽然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可是它的现代性到现在还可以时时警示我们,我们现在的很多方面的改革,特别是法律方面的改革,应该说是反映了我们对人的价值的认识改变了。其实这个戏大家都知道,《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有名的戏,但是在莎士比亚的名剧中,中国的专业剧团演出得最少的可能也就是这个戏。我想来想去想不出哪个中国导演、哪个演员演《哈姆雷特》出名了。为什么呢?中国的传统观念和这个戏反映出来的对人的价值的认识距离太远,而且情节也好像不够曲折,我们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比较热闹的戏比较容易接受,《哈姆雷特》就很难演好,很难导好。但是,我相信中国对人的价值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之后,再过若干年我们将会更好地接受这个剧。

再说一个有名的喜剧《威尼斯商人》,这个剧是因为一磅肉的故事而闻名的: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夏洛克借钱给一个基督徒商人,在合同上写明,如果到时候不还钱的话,你就得割下一磅肉给我。人们往往认为这个戏嘲讽了犹太人,犹太人就是坏。记得1980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这个戏,我在北京看了,那时我在上海戏剧学院读研究生,看完之后参加中国剧协开的座谈会。那时候一个戏的座谈会居然可以开几天,而且争论很激烈,当时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张隆溪——现在是香港一个大学的讲座教授,提出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说,你这个演出把犹太人受欺负的内容全部删掉,夏洛克变成了一个吝啬鬼,完全没让人看到犹太人是个被压迫的民族,夏洛克之所以要签下一磅肉的合同,就是因为他这么多年来被压迫,他要为自己的民族报仇。而剧院的人认为中国观众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也弄不清楚,犹太人就是吝啬鬼嘛。一个学者并不能让剧院改变,这个戏那几年就演了三四百场。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中国人认为犹太人吝啬,但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80年代我在纽约大学上学,每年夏天市中心时代广场周围都有很多中国画家在那里给人家画肖像,成了纽约一景。我有时候到那去看看,一天发生这样一件事:画家给一个女孩画好了画,她的男朋友看了不满意说不像,拉着女孩要走。画家和他吵起来,让我吃惊的是,他骂了那男的一句,就骂他是犹太人!这在美国是不得了的,你骂他是犹太人,他甚至可以把你送到法庭上去。这个中国画家在美国都这么骂,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认为《威尼斯商人》就是写犹太人不好。剧中法庭上来了个女扮男装的律师波西娅,通过一番智斗,战胜了夏洛克,让犹太人家破人亡,活该!但我认为,这个解读就跟把《哈姆雷特》译成《王子复仇记》一样,也是简单化了,《威尼斯商人》其实并不是一个丑化犹太人的戏。

丑化放高利贷者、丑化吝啬鬼的戏很多,还有个大戏剧家,法国的莫里哀写过一个喜剧就叫《悭吝人》,拿那个角色阿巴贡跟夏洛克一比你就知道不同了。阿巴贡吝啬是没有道理的,他纯粹是讽刺的对象。而夏洛克却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犹太人被基督徒迫害,流离失所了许多年。基督徒自己很傻,规定可以借钱给人,但不可以收一分一厘的利息,简直比我们“文化大革命”搞假共产主义的时候还要过分。既然借钱不能收利息,所以基督徒都不肯放债,只有犹太教徒没有这个限制,所以他们就放债做金融业。直到现在最大的银行家恐怕还是犹太人居多,因为犹太人可以收利息,而且因为欧洲历史上犹太人经常被驱逐,没法拥有不动产,房产和工厂一旦驱逐你怎么带走?所以他们只能身上带着钱,放点债收点利息,这也是不得已。犹太人放债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赚很多钱,因为政府都是基督徒的,顺利的时候,政府对他好一点,他就赚一点钱,什么时候驱逐你,就可以全部没收。所以这个戏里面有一段台词非常重要。当年张隆溪特别不满意的是导演把这段关键的台词删掉了,夏洛克对基督徒说:

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性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他不是被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被同样的药品可以治疗,冬天同样要冷、夏天同样要热,跟一般的基督徒一样的吗?你要是用刀来刺我们,我们不是照样要出血,你要挠我们痒痒,我们照样要发笑,你要是用毒药来害我们,我们不是照样要死亡的吗?

这句话是夏洛克被逼急了的时候说出来的,他还有一些相关的话:“为什么我现在要给你立下一磅肉的契约,首先是你自己来找我,不是我向你兜售贷款,你自己来找我,我也不是那么容易有那么多钱贷给你的,而且你这个人平时从来不正眼看我,你看到我走过你要往地上吐口水,你从来瞧不起我,你把我当狗一样,今天你要来求我,我不抓住这样的机会来治你干什么?”所以他立下一磅肉的契约,没想到来了个女扮男装的律师——当然也是个基督徒,一番花言巧语就把他驳倒了,因为法官也是基督徒,没有一个人帮他,所以他最后落得家破人亡,连女儿也被基督徒拐跑了。这个戏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大家欢笑,说犹太人活该呢,还是应该同情犹太人呢?

从刚才引的那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戏在描写基督徒和犹太人两个方面,莎士比亚是煞费苦心。他自己是个基督徒,也不能说我就是站在犹太人这一边来控诉基督徒,那样的话戏就不可能上演了。事实上莎士比亚写这个剧本的时候英国已经差不多没有犹太人了,犹太人全都被驱逐出境了。但是他觉得,原来的故事素材那样对待犹太人是不对的,用我们现在的说法,他在这个戏里就是要为弱势群体说话。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大学生在收容所被打死后,网民们发出声音为弱势人群说话。但是莎士比亚是在整个社会全都歧视犹太人,而且已经把他们驱逐出境的情况下改写这个故事,写进这些为犹太人辩护的台词,这一点应该说对于我们现在也很有启发。我们的老戏就没有这样的。毛泽东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历来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着舞台。这个判断是很有道理的,从前老百姓就是不让统治舞台,只有演丑角的份。毛泽东要求在舞台上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但因为戏曲的行当超稳定,很难颠覆。要想像莎士比亚那样,在舞台上把历来被丑化的一个犹太人的形象颠覆一下,中国戏曲怎么做?欧洲舞台上的犹太人本来也有丑化的程式,要专门装一个鹰钩鼻子,漫画式的鹰钩鼻子。但是莎士比亚就是要为夏洛克写下那些充满同情心的话,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的现代性。

还有一个悲剧《李尔王》,大家都知道,李尔王很傻,自己毁了自己的国家。1980年代国内有过一个演出,看后听到有人说,看来莎士比亚是在告诉我们,老干部就是不能退。这种评论也很傻,任何领导人永远不退是不可能的,最晚到死不退也得退,问题是你怎么退?李尔王是把国土全都分给了两个不肖的女儿,唯一的好女儿却没得到。他是怎么分的呢?就只听信了她们嘴上说的话,没能看清她们的心。这显然是个沉痛的教训。我手里的这本书《权力剧场》就分析了这个现象,可以让那些公司老总、CEO们从《李尔王》里学到很多关于如何选拔、培养接班人的经验教训。

以上是从内容的方面来说莎士比亚对于我们的意义,现在我们从形式方面来看一下。我必须承认,事实上莎士比亚的剧本现在并不适合中国演出,你看看,中国有几个专业剧团近年来演过莎士比亚?上海话剧中心演了《李尔王》,那是英国人带了一笔钱来,他们还去伦敦和莎士比亚的家乡演了,要不然上海话剧中心要投资找二三十个人演《李尔王》也不容易。莎士比亚的戏人多、场景多、投资大,从表面上看故事离中国社会又比较远,浮躁的中国观众未必会喜欢。因此莎士比亚对于我们的意义更多的是在精神实质上,可以把剧本当成书来读,就像《品三国》一样来品。德国大文豪歌德就说过莎士比亚只适合阅读,不适合演出,这话本来有点极端,也不是对中国人说的,不过歪打正着,恰好符合中国现在的情况。但另一方面,从欧美人对莎剧的做法中,我们倒是可以学学应该如何对待我们自己的文学经典。莎士比亚是全世界演出率最高的剧作家,在英语国家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每年夏天,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许多的城市里都有免费的莎士比亚演出。我刚才说我们的专业剧团不演,因为费用太高,票房收不回来;可那里还免费献演,不要票谁都可以来看。西方人普遍认为莎士比亚是他们的世俗圣经,这笔精神财富应该由人类共享。因此,政府、基金会还有私人,都应该捐钱给剧团,让他们演莎剧,让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能享受这种精神财富。

莎士比亚有那么多的演出,像我们所说的原汁原味,就是穿着莎士比亚时代的服装来演的,现在已经很少了。大多数的莎剧演出是穿现代服装,甚至穿未来的服装,每个导演在排莎士比亚任何一个剧本的时候,首先要决定的就是你把这个故事放在什么地方。放在哪儿都可以,没有固定规矩的。但是他们倒也不大改剧本,这一点也可以证明了莎士比亚剧作的现代性,几百年前的故事就是穿上现代服装,观众看了也绝不会笑的。你想想,或者说我们也来试试,我们要是来一个《牡丹亭》,让演员穿上连衣裙、牛仔裤,让她唱“袅情丝……”,观众会怎么样?一定会笑场,因为穿着现代服装不可能有这样的故事。而莎士比亚的故事穿上现代服装,看起来照样还是挺真实的,甚至放在其他国家也是可能的。

我在这好像一直在吹捧莎士比亚,贬低我们自己的遗产。其实我一直在想,也和许多戏曲剧作家探讨过,我们自己的剧作真的就没有可以穿上现代服装来演的吗?我和学生也一直探讨这个问题。有位非常出色的剧作家,福建的王仁杰也想过这个问题,有个剧本来是可以这样演的,但是没人愿意。在座有研究戏剧的,猜猜看,哪个著名的中国古典戏曲穿上现代服装还说得通?又是一个元杂剧——《窦娥冤》,当代也有窦娥,但是没有哪个地方的领导愿意你演一个现代的《窦娥冤》,他们会觉得你是不是在影射我们这里没有正义?相反,我们还有让把现代故事穿上古装来演的,王仁杰就写过这样的戏。既能避免政治问题,又能发挥古装戏曲在艺术上的特长。

看来莎士比亚的现代服装不好学,但是西方人还有一些演莎士比亚的做法我希望可以学。他们不但有对社会公开的免费莎士比亚演出,还特别为中小学生演出莎士比亚戏剧。对政府和基金会来说,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同时还帮助了艺术家,美国有一千好几百个大学戏剧院系,每年有大量戏剧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他们到哪里去找工作?在座的有没有深圳大学学戏剧表演的,到哪去工作?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批评说,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艺术的工作,不应该招那么多学生,误人子弟。其实全世界都这样,这个问题美国早就争论过了,现在已经不大有人再提了。美国学戏剧的大学毕业生最多3%能够在这个行业里面谋生,这行业还包括电视、电影甚至广告,那么97%以上的干什么去了?各行各业都有,有很多人在公司工作,但还是喜欢戏剧,晚上、周末就拉人来排戏,如果做得好,政府和有些基金会也支持他们,鼓励他们,但有个条件,你做的事情要对社会有好处才会赞助你,怎么对社会有好处呢?他们就排简缩版的莎士比亚戏剧到中小学演出,中小学要是演一个大戏就不用上课了,但校长可以加上比如一个小时的莎剧课,于是就请那些演员演简缩版。这样一来中小学生得益了,又没有影响他们正常的教学;那些艺术家或者半职业的艺术家也很高兴,拿到政府或者基金会的赞助,可以做他们喜欢的戏剧。这是一种简缩版,比方说《罗密欧和朱丽叶》可以只演50分钟,把枝蔓剪掉,演员也少一点,七八个人就可以演了。我们是不是也能到中小学里去演一演经典剧作的简缩版呢?莎士比亚和中国经典都应该演。还有一种简缩版是职业艺术家搞的。加拿大还是澳大利亚有一个剧团来北京演出过,北京的朋友都说反应非常好,这是普及莎士比亚的更有效或者说更好玩的办法。这个演出叫《全本莎士比亚简缩本》,最早是一批美国人弄出来的,后来世界各地有了各种版本,一般都是两小时把37个剧本全部演一遍,很符合快餐文化的需要。现在的白领样样都看简缩版,中学生也不看四大名著了,都是看简缩版,莎士比亚对那些白领有一些吸引力,但是让他们读剧本好像不可能,读不下去,如果一个晚上让你了解了全部莎士比亚,他第二天就可以去吹牛说莎士比亚我都看过了。我1999年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就跟一些专业人士推荐过,都说是好主意,可是人家那个版本太快了,谁也看不懂,我建议按照中国人的趣味、标准,按照中国人的幽默感来选一些,不用多,六个就够了,有兴趣以后再选。我们的学生搞过一个课堂版,弄出不少笑料,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两个男的演的,要不要接吻呢?变得非常好玩,但没有搞出整台演出。人家那个是专业的,只要四个男演员,所有的戏包括悲剧、历史剧都变成了喜剧。八年前中国人还不大了解这种做法,现在经过胡戈恶搞《无极》之后,说不定哪天网上倒会先搞出来。

我刚才讲莎士比亚的内容的时候,偏重讲它的社会意义;讲到公园里的免费莎士比亚演出,偏重讲它的文化意义;现在我们可以说,莎士比亚你就是不去看那些沉重的意义,就是好玩也可以,因为有那么多故事,可以给有兴趣的人提供无穷无尽的素材。

我们说莎剧不会死,莎剧还是生机勃勃,关键在于欧美国家已经完全进入了“体验业”的时代,我们虽然还没有,但也开始踏进了一只脚。记得8年前我刚回到上海的时候,大概是中国戏剧的谷底,那时候上海和深圳现在一样,经常有好多个晚上一台戏都看不到,很多外国朋友不解地说,上海这么大的城市,怎么会找不到一台戏看?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每天晚上两三台戏总可以保证,艺术节的时候甚至有十几台。而就在几年前我们还有很多人,包括研究戏剧的博导都说戏剧是夕阳产业,全世界都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有个博导居然写了篇文章叫《告别戏剧世纪》,在《文艺报》登了几乎一个整版。我的一个博士生,也是南京大学的教授,拿来给我看,我看了大吃一惊。这位博导错得实在太离谱了,竟敢说戏剧在全世界都是夕阳产业!他难道从来没出过国?我想现在大学的博导大概没有没出过国的了,但是这位研究戏剧的博导居然也不去看戏剧。纽约的人口比深圳还少,才800万人,每天晚上有100台左右专业的卖票的演出,不算学校的演出;东京的演出还要多,那里小剧场更多,每天晚上有300场。戏剧的总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人认为走了下坡路;其实完全不对,戏剧的总量也翻了好几倍,所有发达国家的艺术总量都翻了无数倍。比较起来当然电影电视发展更快,而且电影电视我们在国内也很快可以看到,而戏剧看不到,一定要出国走进剧场才能看到。事实上,表演艺术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往上走的,这不是什么艺术规律,而是经济规律决定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会发展体验业。我想深圳人应该更相信经济规律吧?经济规律比任何艺术规律都要硬得多。因为你搞硬件的建设,会有很多资源和环境的限制,而戏剧和各种各样的体验业都是虚拟的。造房子如果不久就炸那是错误,是损失,而演戏的布景演完之后肯定要拆掉,对于虚拟的演艺业这是题中应有之事,所以它的发展可以是无限的。说实话,我来的路上还在想,希望深圳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也在这方面走在前头,但是在我落地以后的这几个小时里,问到的情况完全不是我所想象的。不过我还是不失望,现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不能只看GDP,而要全面发展,要有文化的内涵,上海已经提出要建设“文化大都市”,好像深圳也有这样的说法。“文化大都市”怎么建?为什么现在深圳的文化跟它的经济水准不能匹配?这里有体制上的原因。因为要到大多数市民安定下来之后,手里有点余钱、晚上有点余闲的时候,文化才能发展,人首先要安定下来。相比之下,北京、上海大部分的人是安定下来的,他们有户口。我昨天才在《南方周末》上看到,深圳的大部分人口是没有户口的,他们的心还安定不下来,当然就没有心思去搞文化。所以,光看人均GDP还不够。光看人均GDP的话,深圳的戏剧艺术应该要比现在繁荣得多,比上海不会差多少,但是现在没有,这是体制的原因,这个问题中央已经注意到了,肯定在制定政策,在修改。

另外,文化大都市的建设,必须包括教育部门的配合。深圳大学的艺术学院有相当一批专门学戏剧表演的人,坚持了这么多年,尽管深圳没有一个话剧团,但是校长没有说关掉这个系,这就是一个积极的证明。这些艺术院校的存在说明就业市场和大学的招生不应该是直接挂钩的,艺术人才的训练应该是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而且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将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职业或者半职业的艺术家,你完全可以白天在电脑公司上班,晚上和周末来搞我的艺术,可以是音乐表演,可以是戏剧表演,可以是画画,其实这就离我们理想的马克思、恩格斯100多年前就说过的共产主义社会更近了,他们早就说过,在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里面,人应该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活,并不是一定要搞某一专业才行。当然深圳这么大一个城市应该有一些专业团体,但光是专业的肯定是不够的,应该还要有远远多得多的,有专业水准,但是从编制上来说是半职业的艺术团体,包括乐团、舞团、剧团。到那时候,莎士比亚也好,戏曲也好,音乐剧也好,话剧也好,还有我们自己创作的、用西方人搞全本莎士比亚的方法来创作的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真正百花齐放,我们的文化生活就会真正地丰富起来。

');" class="a2">收藏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上、下册)

孙蕙柱:为什么今天要讲莎士比亚呢?第一个原因是莎士比亚最有名,大家都知道,可能也看过几个莎士比亚的剧本,或者知道他的一些戏剧故事,这是外在的原因。但是,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难道就因为这个原因讲莎士比亚吗?其实应该有更内在的原因。我来的飞机上还在翻这本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过,这本书不是在文学艺术柜台里买到的,出版社是中信出版社,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它一般是出管理方面的书,讲经济、金融的,并不出文学艺术的书,但是出了这本关于莎士比亚的书,书名叫《权力剧场》,副标题是“莎士比亚的领导课”。为什么这么一本书会被中信出版社看中呢?其实出这本书的时候,出版社也许还没有想到,就这一两年里,把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的做法会变得这么流行,为了推销这本书,封面上写了一行字:“《水煮三国》的作者成君忆强力推荐”,那时候还不知道有易中天,易中天的《品三国》比成君忆的还要火。这是两三年前出的吧,其实这个思路很像,中国人近年来因为《百家讲坛》,从中国的古典、中国的历史里面去寻找很多对于非文学艺术界的人有用的经验教训;在中国人看来,《三国》是最容易被运用的,因为《三国》里面有很多权术可以为现在的领导者所用,甚至为一般人所用,人总是要么有一点权力,要么被有权力的人管着,所以大家都喜欢听《三国》故事可以给我们提供的社会经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莎士比亚的著作也可以给我们提供这样的经验,或者说教训。有可能两三年以后,等到易中天把《三国》、《水浒》都讲遍了,还有三皇五帝、明朝、清朝的皇帝都讲完以后,《百家讲坛》就会把眼光转向西方的文学名著。应该说莎士比亚确实有这么一种功能,它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甚至提得更高一点,是世俗的圣经。中国还没有这样的说法,易中天好像并没有说《三国》是世俗圣经,甚至把四大名著加起来也还没有人说它们是中国人的世俗圣经,因为中国就没有圣经的说法。讲国学,到底是“四书五经”更经典,还是四大名著更重要?反正都在说。有趣的是,“四书五经”努力教导我们应该和谐,符合我们现在“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三国》却告诉我们如何钩心斗角。大概这就是辩证法,和谐和钩心斗角综合起来就是中国文化的全部。

莎士比亚的著作可以说两面都有。莎士比亚太丰富了,这个人本身就是个谜,写了37个剧本,有人说还不止,也有人说其实这么个天才根本就没有存在过,这个名字是假的。那究竟是谁写了那些剧本呢?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有人说他同时代的其他剧作家,甚至有人说就是伊丽莎白女王,因为她的君主身份,又是一个女人,不便当剧作家,所以她写了剧本,却给那不存在的“莎士比亚”当枪手了。多数学者觉得这不可能,只有国王或皇帝找文人给他做枪手的道理,没有女王给文人当枪手的道理。

昨天晚上我收到复旦大学顾晓鸣教授一个邮件,他说有个美国教授要到上海来,他对莎士比亚的作者身份问题有专门的研究,能不能在戏剧学院给他安排一次讲座?这是个化学教授,业余研究莎学,就像中国有很多业余的红学家索引出各种各样关于《红楼梦》的故事一样,他们就是有这个兴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对于莎士比亚的问题呢?因为莎士比亚的著作里面能够教给我们的东西实在是太丰富了,有一点大家是公认的,莎士比亚作品当中用的词汇量是所有的英语作家——古往今来所有用英文写作的作家当中最大的,但是他没有读过大学,没有读过几年书,所以就有人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一定是别人假托的名字,这个问题我今天不展开讨论。我们肯定,凡是讲到西方戏剧,甚至讲到西方文学艺术,包括小说、诗歌,莎士比亚可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名字,他可以给我们提供的东西是最多的。

莎士比亚和中国的四大名著在社会功能方面有很相似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全都钻到中国小说中钩心斗角的权术里面,对中国人现代精神的构建未必是一件好事,《三国》、《水浒》一定学,但最好还要有另一种思想营养的平衡,我觉得莎士比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这种作用。为什么?我们就来看几个作品。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同时代的人,可能在座有一些人听了昨天的讲座,讲《牡丹亭》的,《牡丹亭》的写作时间和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同步,但是莎士比亚的剧作却有着很强的现代性,这一点《牡丹亭》就做不到。《牡丹亭》说一个女孩从小到大,已经有性的萌动了,但是只见过两个男人,一个是父亲,一个是糟老头陈最良老师,这样的事情现在还有可能发生吗?这个故事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作用呢?现在已经是性很开放的时候了,还有多少人在品味极端性压抑的时代?《牡丹亭》可能是中国经典戏曲当中最好的剧本,但是现在看来基本上只有审美的意义,对我们的现实社会的意义已经很小了,我们就把它当作博物馆里面供着的非常精美的艺术品来看,这样也很好,这样的作品也不是很多的。但是,我们来看看莎士比亚最有名的剧本《哈姆雷特》,它里面的现代性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因为最有名的中文名字是《王子复仇记》,在中国最有名的孙道临配音的电影版本就叫《王子复仇记》,上海京剧院前两年搞了个京剧《哈姆雷特》,也叫《王子复仇记》。这个剧名很成问题,如果仅仅是复仇的话,这个剧要得了那么长吗?这是莎剧里最长的一个,如果不删减要演5个小时。我们看看它的情节,哈姆雷特在外国留学,因为家里出事赶回国,很快就见到他父亲的鬼魂,鬼魂告诉他——按中国人的说法,是父亲托梦给他,非常明确地说,我是被人害的,就是我的弟弟、你的叔叔害了我,你必须为我报仇。如果哈姆雷特马上去报仇的话,这个戏15分钟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因为他没有障碍,他去见叔叔的时候叔叔一点都没有防备他,他并没有说这个人很危险,说不定是找我报仇来的,旁边必须有卫兵看着他,或者不准他带凶器进来,就像“9·11”之后美国的机场安检,怕你身上带凶器。但是我们在这个剧本里面没有看到任何针对哈姆雷特的防范措施,所以真要复仇的话很简单,你走到他身边一剑就可以刺死他了,然后你就可以宣布为什么杀他——我父亲和我说了。因为你是正宗的儿子,你继承王位也没有什么不可以,那就不会有悲剧了。但是,这个剧本完全不是这样写的。莎士比亚写《哈姆雷特》犹豫再犹豫,在座的都了解一点戏剧,戏剧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舞台上必须有积极的行动。如果你是在茶馆店里,老板让你坐着发呆也可以,但是你坐在舞台上、站在舞台上发呆就没有戏。你也不能一个人在舞台上就是犹豫,犹豫干什么?导演一定会说,你回去犹豫好了、想好了做什么再来。但是莎士比亚给我们写了这样一个人物,好像他主要的动作就是犹豫,他犹豫什么啊?你父亲和你说得那么清楚了,你为什么不行动?说这是他的个性、性格的问题。这个解释其实是说不通的,任何一个导演如果这样和演员说,你犹豫,因为你性格软弱,这个戏是没有办法演的。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不动手呢?因为他对人的生命的理念跟我们的古人完全不一样,他觉得要杀一个人来报仇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对他父亲托的梦,对那个鬼魂说的话,他必须反复求证,才能决定是不是要相信他的话去杀一个人。所以他先要装疯来隐蔽自己的怀疑,他要去试探他的母亲,他还要请戏班子来演一个谋杀戏给叔叔克劳狄斯看,这是他发明的“测谎仪”。可惜的是,就在他“测谎”成功以后,克劳狄斯先发制人向他动手了。这才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一个中国很有名的真正讲复仇的戏《赵氏孤儿》,这是个元杂剧,比《哈姆雷特》写得早,故事和《哈姆雷特》非常像,都是孤儿,差别就是在年龄上,哈姆雷特是十七八岁的孤儿,赵氏孤儿才半个月。他们同样的遭遇是,父亲都在政变当中被政敌杀死了,这个政敌还装作一副和善的样子要认这个孤儿为义子。赵氏孤儿是长到哈姆雷特的年龄以后才明白真相,他马上就报仇了。哈姆雷特是很快就知道了真相,但是他不敢报仇或者不想报仇。《赵氏孤儿》的主要动作是什么?是一连串的人为了保护这个孤儿死去,或者自杀,或者把自己的儿子——程婴把自己的小宝宝交出去送死。《赵氏孤儿》是惨烈的悲剧,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死?为了保护这个才半个月的皇室后裔,没有一个人有半秒钟的犹豫,为了皇家而死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我们说这叫愚忠,所有的人的生命都比不上这个还没有思维的能力的皇室后裔。中国人认为这是正常的,还是应该歌颂的,多少年了还在一直演这个戏,这是反映了我们中国人民忠心,忠于皇帝——哪怕是将来的皇帝。

《赵氏孤儿》是第一个传到西方的中国剧本,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很多人写文章研究过这个问题。18世纪法国的伏尔泰读了这个剧本的译本很感兴趣,做了一个改写——不是一般的改编,他改写的《中国孤儿》里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动,他在写到程婴要把自己的也是半个月大的婴儿掉包作为皇室孩子交出去送死的时候,他的妻子不同意了。他的妻子说出一番话,就不像中国的传统女子了,而是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她说,为什么要把我的儿子的命送掉去保他们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同样的价值。这个概念古代中国人好像是不能有的,怎么能说有同样的价值呢?他是皇家的孩子,我们家的孩子算什么?当然应该死了。很多人说伏尔泰多么喜欢我们的《赵氏孤儿》,我们的戏如何打动了西方的大思想家。他们忽略了一点,其实伏尔泰在根本的一点上,就是在人道主义这一点上,质疑了中国经典的一个根本的主题。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里面有一段台词大家经常引用,把它当成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意识的觉醒”的典范,他说,“人是多么美妙的杰作,崇高的意识、无限的能力、优美的仪表,举止好像天使、灵性可媲神仙,他是天之骄子,他是万物之灵。”这句话不仅戏剧家引用,所有的人都在引用,反映出走出中世纪以后,神权压抑下的人得到了解放。哈姆雷特说出这句话来,可以回答我们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哈姆雷特迟迟不采取行动?就因为“人是多么美妙的杰作”,不仅仅哈姆雷特是这样,所有人都是这样,因此一个人在可能要终结他人的生命之前,必须三思而行,你必须找到足够的证据。

这个理念在近年来在中国社会中也开始被广泛接受了,特别是在法制生活当中。现在我们对死刑的判决越来越慎重,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把死刑复核权收回去了,因为放在下面很容易把不该死的人判了死刑。其实这样的事情难免发生,任何法律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欧洲很多国家干脆取消了死刑,美国还有死刑,但要处决一个人,哪怕判了死刑也可能要等上10年,让他不断地上诉。我们以前常常是马上拉出去,当场杀给大家看,杀一儆百,现在都知道这样不行了。两三年前在广东发生了大学生在收容所被打死的那件事情,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因为网民的反应使政府立刻作出重大的政策改变,把收容所取消了。这也是反映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莎士比亚400年前写下的《哈姆雷特》的精神是一致的,跟我们的《赵氏孤儿》的精神则是相反的。所以,莎士比亚的著作虽然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可是它的现代性到现在还可以时时警示我们,我们现在的很多方面的改革,特别是法律方面的改革,应该说是反映了我们对人的价值的认识改变了。其实这个戏大家都知道,《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有名的戏,但是在莎士比亚的名剧中,中国的专业剧团演出得最少的可能也就是这个戏。我想来想去想不出哪个中国导演、哪个演员演《哈姆雷特》出名了。为什么呢?中国的传统观念和这个戏反映出来的对人的价值的认识距离太远,而且情节也好像不够曲折,我们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比较热闹的戏比较容易接受,《哈姆雷特》就很难演好,很难导好。但是,我相信中国对人的价值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之后,再过若干年我们将会更好地接受这个剧。

再说一个有名的喜剧《威尼斯商人》,这个剧是因为一磅肉的故事而闻名的: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夏洛克借钱给一个基督徒商人,在合同上写明,如果到时候不还钱的话,你就得割下一磅肉给我。人们往往认为这个戏嘲讽了犹太人,犹太人就是坏。记得1980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这个戏,我在北京看了,那时我在上海戏剧学院读研究生,看完之后参加中国剧协开的座谈会。那时候一个戏的座谈会居然可以开几天,而且争论很激烈,当时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张隆溪——现在是香港一个大学的讲座教授,提出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说,你这个演出把犹太人受欺负的内容全部删掉,夏洛克变成了一个吝啬鬼,完全没让人看到犹太人是个被压迫的民族,夏洛克之所以要签下一磅肉的合同,就是因为他这么多年来被压迫,他要为自己的民族报仇。而剧院的人认为中国观众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也弄不清楚,犹太人就是吝啬鬼嘛。一个学者并不能让剧院改变,这个戏那几年就演了三四百场。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中国人认为犹太人吝啬,但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80年代我在纽约大学上学,每年夏天市中心时代广场周围都有很多中国画家在那里给人家画肖像,成了纽约一景。我有时候到那去看看,一天发生这样一件事:画家给一个女孩画好了画,她的男朋友看了不满意说不像,拉着女孩要走。画家和他吵起来,让我吃惊的是,他骂了那男的一句,就骂他是犹太人!这在美国是不得了的,你骂他是犹太人,他甚至可以把你送到法庭上去。这个中国画家在美国都这么骂,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认为《威尼斯商人》就是写犹太人不好。剧中法庭上来了个女扮男装的律师波西娅,通过一番智斗,战胜了夏洛克,让犹太人家破人亡,活该!但我认为,这个解读就跟把《哈姆雷特》译成《王子复仇记》一样,也是简单化了,《威尼斯商人》其实并不是一个丑化犹太人的戏。

丑化放高利贷者、丑化吝啬鬼的戏很多,还有个大戏剧家,法国的莫里哀写过一个喜剧就叫《悭吝人》,拿那个角色阿巴贡跟夏洛克一比你就知道不同了。阿巴贡吝啬是没有道理的,他纯粹是讽刺的对象。而夏洛克却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犹太人被基督徒迫害,流离失所了许多年。基督徒自己很傻,规定可以借钱给人,但不可以收一分一厘的利息,简直比我们“文化大革命”搞假共产主义的时候还要过分。既然借钱不能收利息,所以基督徒都不肯放债,只有犹太教徒没有这个限制,所以他们就放债做金融业。直到现在最大的银行家恐怕还是犹太人居多,因为犹太人可以收利息,而且因为欧洲历史上犹太人经常被驱逐,没法拥有不动产,房产和工厂一旦驱逐你怎么带走?所以他们只能身上带着钱,放点债收点利息,这也是不得已。犹太人放债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赚很多钱,因为政府都是基督徒的,顺利的时候,政府对他好一点,他就赚一点钱,什么时候驱逐你,就可以全部没收。所以这个戏里面有一段台词非常重要。当年张隆溪特别不满意的是导演把这段关键的台词删掉了,夏洛克对基督徒说:

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性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他不是被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被同样的药品可以治疗,冬天同样要冷、夏天同样要热,跟一般的基督徒一样的吗?你要是用刀来刺我们,我们不是照样要出血,你要挠我们痒痒,我们照样要发笑,你要是用毒药来害我们,我们不是照样要死亡的吗?

这句话是夏洛克被逼急了的时候说出来的,他还有一些相关的话:“为什么我现在要给你立下一磅肉的契约,首先是你自己来找我,不是我向你兜售贷款,你自己来找我,我也不是那么容易有那么多钱贷给你的,而且你这个人平时从来不正眼看我,你看到我走过你要往地上吐口水,你从来瞧不起我,你把我当狗一样,今天你要来求我,我不抓住这样的机会来治你干什么?”所以他立下一磅肉的契约,没想到来了个女扮男装的律师——当然也是个基督徒,一番花言巧语就把他驳倒了,因为法官也是基督徒,没有一个人帮他,所以他最后落得家破人亡,连女儿也被基督徒拐跑了。这个戏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大家欢笑,说犹太人活该呢,还是应该同情犹太人呢?

从刚才引的那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戏在描写基督徒和犹太人两个方面,莎士比亚是煞费苦心。他自己是个基督徒,也不能说我就是站在犹太人这一边来控诉基督徒,那样的话戏就不可能上演了。事实上莎士比亚写这个剧本的时候英国已经差不多没有犹太人了,犹太人全都被驱逐出境了。但是他觉得,原来的故事素材那样对待犹太人是不对的,用我们现在的说法,他在这个戏里就是要为弱势群体说话。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大学生在收容所被打死后,网民们发出声音为弱势人群说话。但是莎士比亚是在整个社会全都歧视犹太人,而且已经把他们驱逐出境的情况下改写这个故事,写进这些为犹太人辩护的台词,这一点应该说对于我们现在也很有启发。我们的老戏就没有这样的。毛泽东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历来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着舞台。这个判断是很有道理的,从前老百姓就是不让统治舞台,只有演丑角的份。毛泽东要求在舞台上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但因为戏曲的行当超稳定,很难颠覆。要想像莎士比亚那样,在舞台上把历来被丑化的一个犹太人的形象颠覆一下,中国戏曲怎么做?欧洲舞台上的犹太人本来也有丑化的程式,要专门装一个鹰钩鼻子,漫画式的鹰钩鼻子。但是莎士比亚就是要为夏洛克写下那些充满同情心的话,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的现代性。

还有一个悲剧《李尔王》,大家都知道,李尔王很傻,自己毁了自己的国家。1980年代国内有过一个演出,看后听到有人说,看来莎士比亚是在告诉我们,老干部就是不能退。这种评论也很傻,任何领导人永远不退是不可能的,最晚到死不退也得退,问题是你怎么退?李尔王是把国土全都分给了两个不肖的女儿,唯一的好女儿却没得到。他是怎么分的呢?就只听信了她们嘴上说的话,没能看清她们的心。这显然是个沉痛的教训。我手里的这本书《权力剧场》就分析了这个现象,可以让那些公司老总、CEO们从《李尔王》里学到很多关于如何选拔、培养接班人的经验教训。

以上是从内容的方面来说莎士比亚对于我们的意义,现在我们从形式方面来看一下。我必须承认,事实上莎士比亚的剧本现在并不适合中国演出,你看看,中国有几个专业剧团近年来演过莎士比亚?上海话剧中心演了《李尔王》,那是英国人带了一笔钱来,他们还去伦敦和莎士比亚的家乡演了,要不然上海话剧中心要投资找二三十个人演《李尔王》也不容易。莎士比亚的戏人多、场景多、投资大,从表面上看故事离中国社会又比较远,浮躁的中国观众未必会喜欢。因此莎士比亚对于我们的意义更多的是在精神实质上,可以把剧本当成书来读,就像《品三国》一样来品。德国大文豪歌德就说过莎士比亚只适合阅读,不适合演出,这话本来有点极端,也不是对中国人说的,不过歪打正着,恰好符合中国现在的情况。但另一方面,从欧美人对莎剧的做法中,我们倒是可以学学应该如何对待我们自己的文学经典。莎士比亚是全世界演出率最高的剧作家,在英语国家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每年夏天,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许多的城市里都有免费的莎士比亚演出。我刚才说我们的专业剧团不演,因为费用太高,票房收不回来;可那里还免费献演,不要票谁都可以来看。西方人普遍认为莎士比亚是他们的世俗圣经,这笔精神财富应该由人类共享。因此,政府、基金会还有私人,都应该捐钱给剧团,让他们演莎剧,让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能享受这种精神财富。

莎士比亚有那么多的演出,像我们所说的原汁原味,就是穿着莎士比亚时代的服装来演的,现在已经很少了。大多数的莎剧演出是穿现代服装,甚至穿未来的服装,每个导演在排莎士比亚任何一个剧本的时候,首先要决定的就是你把这个故事放在什么地方。放在哪儿都可以,没有固定规矩的。但是他们倒也不大改剧本,这一点也可以证明了莎士比亚剧作的现代性,几百年前的故事就是穿上现代服装,观众看了也绝不会笑的。你想想,或者说我们也来试试,我们要是来一个《牡丹亭》,让演员穿上连衣裙、牛仔裤,让她唱“袅情丝……”,观众会怎么样?一定会笑场,因为穿着现代服装不可能有这样的故事。而莎士比亚的故事穿上现代服装,看起来照样还是挺真实的,甚至放在其他国家也是可能的。

我在这好像一直在吹捧莎士比亚,贬低我们自己的遗产。其实我一直在想,也和许多戏曲剧作家探讨过,我们自己的剧作真的就没有可以穿上现代服装来演的吗?我和学生也一直探讨这个问题。有位非常出色的剧作家,福建的王仁杰也想过这个问题,有个剧本来是可以这样演的,但是没人愿意。在座有研究戏剧的,猜猜看,哪个著名的中国古典戏曲穿上现代服装还说得通?又是一个元杂剧——《窦娥冤》,当代也有窦娥,但是没有哪个地方的领导愿意你演一个现代的《窦娥冤》,他们会觉得你是不是在影射我们这里没有正义?相反,我们还有让把现代故事穿上古装来演的,王仁杰就写过这样的戏。既能避免政治问题,又能发挥古装戏曲在艺术上的特长。

看来莎士比亚的现代服装不好学,但是西方人还有一些演莎士比亚的做法我希望可以学。他们不但有对社会公开的免费莎士比亚演出,还特别为中小学生演出莎士比亚戏剧。对政府和基金会来说,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同时还帮助了艺术家,美国有一千好几百个大学戏剧院系,每年有大量戏剧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他们到哪里去找工作?在座的有没有深圳大学学戏剧表演的,到哪去工作?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批评说,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艺术的工作,不应该招那么多学生,误人子弟。其实全世界都这样,这个问题美国早就争论过了,现在已经不大有人再提了。美国学戏剧的大学毕业生最多3%能够在这个行业里面谋生,这行业还包括电视、电影甚至广告,那么97%以上的干什么去了?各行各业都有,有很多人在公司工作,但还是喜欢戏剧,晚上、周末就拉人来排戏,如果做得好,政府和有些基金会也支持他们,鼓励他们,但有个条件,你做的事情要对社会有好处才会赞助你,怎么对社会有好处呢?他们就排简缩版的莎士比亚戏剧到中小学演出,中小学要是演一个大戏就不用上课了,但校长可以加上比如一个小时的莎剧课,于是就请那些演员演简缩版。这样一来中小学生得益了,又没有影响他们正常的教学;那些艺术家或者半职业的艺术家也很高兴,拿到政府或者基金会的赞助,可以做他们喜欢的戏剧。这是一种简缩版,比方说《罗密欧和朱丽叶》可以只演50分钟,把枝蔓剪掉,演员也少一点,七八个人就可以演了。我们是不是也能到中小学里去演一演经典剧作的简缩版呢?莎士比亚和中国经典都应该演。还有一种简缩版是职业艺术家搞的。加拿大还是澳大利亚有一个剧团来北京演出过,北京的朋友都说反应非常好,这是普及莎士比亚的更有效或者说更好玩的办法。这个演出叫《全本莎士比亚简缩本》,最早是一批美国人弄出来的,后来世界各地有了各种版本,一般都是两小时把37个剧本全部演一遍,很符合快餐文化的需要。现在的白领样样都看简缩版,中学生也不看四大名著了,都是看简缩版,莎士比亚对那些白领有一些吸引力,但是让他们读剧本好像不可能,读不下去,如果一个晚上让你了解了全部莎士比亚,他第二天就可以去吹牛说莎士比亚我都看过了。我1999年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就跟一些专业人士推荐过,都说是好主意,可是人家那个版本太快了,谁也看不懂,我建议按照中国人的趣味、标准,按照中国人的幽默感来选一些,不用多,六个就够了,有兴趣以后再选。我们的学生搞过一个课堂版,弄出不少笑料,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两个男的演的,要不要接吻呢?变得非常好玩,但没有搞出整台演出。人家那个是专业的,只要四个男演员,所有的戏包括悲剧、历史剧都变成了喜剧。八年前中国人还不大了解这种做法,现在经过胡戈恶搞《无极》之后,说不定哪天网上倒会先搞出来。

我刚才讲莎士比亚的内容的时候,偏重讲它的社会意义;讲到公园里的免费莎士比亚演出,偏重讲它的文化意义;现在我们可以说,莎士比亚你就是不去看那些沉重的意义,就是好玩也可以,因为有那么多故事,可以给有兴趣的人提供无穷无尽的素材。

我们说莎剧不会死,莎剧还是生机勃勃,关键在于欧美国家已经完全进入了“体验业”的时代,我们虽然还没有,但也开始踏进了一只脚。记得8年前我刚回到上海的时候,大概是中国戏剧的谷底,那时候上海和深圳现在一样,经常有好多个晚上一台戏都看不到,很多外国朋友不解地说,上海这么大的城市,怎么会找不到一台戏看?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每天晚上两三台戏总可以保证,艺术节的时候甚至有十几台。而就在几年前我们还有很多人,包括研究戏剧的博导都说戏剧是夕阳产业,全世界都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有个博导居然写了篇文章叫《告别戏剧世纪》,在《文艺报》登了几乎一个整版。我的一个博士生,也是南京大学的教授,拿来给我看,我看了大吃一惊。这位博导错得实在太离谱了,竟敢说戏剧在全世界都是夕阳产业!他难道从来没出过国?我想现在大学的博导大概没有没出过国的了,但是这位研究戏剧的博导居然也不去看戏剧。纽约的人口比深圳还少,才800万人,每天晚上有100台左右专业的卖票的演出,不算学校的演出;东京的演出还要多,那里小剧场更多,每天晚上有300场。戏剧的总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人认为走了下坡路;其实完全不对,戏剧的总量也翻了好几倍,所有发达国家的艺术总量都翻了无数倍。比较起来当然电影电视发展更快,而且电影电视我们在国内也很快可以看到,而戏剧看不到,一定要出国走进剧场才能看到。事实上,表演艺术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往上走的,这不是什么艺术规律,而是经济规律决定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会发展体验业。我想深圳人应该更相信经济规律吧?经济规律比任何艺术规律都要硬得多。因为你搞硬件的建设,会有很多资源和环境的限制,而戏剧和各种各样的体验业都是虚拟的。造房子如果不久就炸那是错误,是损失,而演戏的布景演完之后肯定要拆掉,对于虚拟的演艺业这是题中应有之事,所以它的发展可以是无限的。说实话,我来的路上还在想,希望深圳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也在这方面走在前头,但是在我落地以后的这几个小时里,问到的情况完全不是我所想象的。不过我还是不失望,现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不能只看GDP,而要全面发展,要有文化的内涵,上海已经提出要建设“文化大都市”,好像深圳也有这样的说法。“文化大都市”怎么建?为什么现在深圳的文化跟它的经济水准不能匹配?这里有体制上的原因。因为要到大多数市民安定下来之后,手里有点余钱、晚上有点余闲的时候,文化才能发展,人首先要安定下来。相比之下,北京、上海大部分的人是安定下来的,他们有户口。我昨天才在《南方周末》上看到,深圳的大部分人口是没有户口的,他们的心还安定不下来,当然就没有心思去搞文化。所以,光看人均GDP还不够。光看人均GDP的话,深圳的戏剧艺术应该要比现在繁荣得多,比上海不会差多少,但是现在没有,这是体制的原因,这个问题中央已经注意到了,肯定在制定政策,在修改。

另外,文化大都市的建设,必须包括教育部门的配合。深圳大学的艺术学院有相当一批专门学戏剧表演的人,坚持了这么多年,尽管深圳没有一个话剧团,但是校长没有说关掉这个系,这就是一个积极的证明。这些艺术院校的存在说明就业市场和大学的招生不应该是直接挂钩的,艺术人才的训练应该是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而且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将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职业或者半职业的艺术家,你完全可以白天在电脑公司上班,晚上和周末来搞我的艺术,可以是音乐表演,可以是戏剧表演,可以是画画,其实这就离我们理想的马克思、恩格斯100多年前就说过的共产主义社会更近了,他们早就说过,在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里面,人应该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活,并不是一定要搞某一专业才行。当然深圳这么大一个城市应该有一些专业团体,但光是专业的肯定是不够的,应该还要有远远多得多的,有专业水准,但是从编制上来说是半职业的艺术团体,包括乐团、舞团、剧团。到那时候,莎士比亚也好,戏曲也好,音乐剧也好,话剧也好,还有我们自己创作的、用西方人搞全本莎士比亚的方法来创作的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真正百花齐放,我们的文化生活就会真正地丰富起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