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21年,英国《卫报》就开始用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进行报道,第一篇数据新闻是关于学生入学与上学花费的报道。其实,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解读数据在现代新闻业发展的早期业已开始,只是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整个数据新闻的生产流程依靠手工操作。
进入21世纪,在新的技术条件和新的社会语境下,数据新闻有了新的内涵,如今我们所说的数据新闻被视为计算机辅助报道(Computer Assisted Reporting,CAR)和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IV)交叉的产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新闻生产愈发重视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万维网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说:“数据驱动的新闻代表着未来。”数据新闻的发展被视为新闻业的一次新的范式转向。2009年3月,英国《卫报》成为全球第一家成立数据新闻部的报纸。此后,英、美等国的主流媒体纷纷跟进,如《纽约时报》、《今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华盛顿邮报》、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
数据新闻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差异很大,同样是发达国家,英、美主流媒体走在前沿,挪威、新西兰、瑞典则是尝试跟进。在亚洲,如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数据新闻处于起步阶段。
但总体上看,数据新闻近些年愈来愈引起各国媒体的重视,也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2012年,全球编辑网(Global Editors Network,GEN)和谷歌共同设立全球首个“数据新闻奖”(Data Journalism Awards,DJA),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虽然没有专门的数据新闻奖项,但是近些年数据新闻屡屡获奖。
通过近些年“数据新闻奖”的参评媒体看,实践数据新闻的国家和地区逐年扩展,从2012年第一届的51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2015年第四届的65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数据新闻的实践媒体多为所在国有实力的主流媒体,说明数据新闻的专业性并非一般媒体所能及。
数据新闻的出现顺应了媒介融合的趋势,也促使一些新闻记者重新定位自己的记者角色,欧洲新闻学中心(European Journalism Centre)的调查显示,70%的记者认为数据新闻重要。《数字时代的美国新闻业》的调查显示,28.1%的记者表示他们愿意学习数据新闻的技能,排在所有技能的第三位。
但在一片众声喧哗的叫好声中,关于数据新闻的一些基本问题却鲜有人探讨,为什么会产生数据新闻?当前数据新闻的类型有哪些?如何做数据新闻?本文试图探讨有关数据新闻的这三个基本问题,这也是客观全面认识数据新闻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