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晚清黟县胥吏眼中的徽州社会——未刊稿本《扫愁帚笔谈》研究
在线阅读 收藏

本文聚焦于徽州未刊稿本《扫愁帚笔谈》,对晚清黟县胥吏潘国顺眼中的徽州社会做一较为细致的研究。论文探讨《扫愁帚笔谈》的成书过程,分析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其精神状态,并透过书中讲述的各类故事,细致地展示晚清时期徽州社会的民情、风俗。《扫愁帚笔谈》一书,从其自序、创作手法及部分故事情节来看,皆在刻意模仿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但在徽州,《聊斋志异》“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二者存在着诸多根本性的差异:除了作品写作的时代、作者生活的地域大不相同之外,相对而言,《扫愁帚笔谈》的记录更具写实性,半生沦落的作者缺乏蒲松龄时常流露出的浪漫情怀。在他笔下,更多的细节皆在反映重商背景下大、小徽州社会的阴暗面,折射出科举时代一个读书人的苦闷与绝望。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