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从“普适价值”到“中国模式”——关于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争论
在线阅读 收藏

政治学是跟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和经济、社会的联系特别强,并不是一个干巴巴的纯粹说教的学科,也不是一个演绎各种钩心斗角的学科。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题目呢?因为2013年是中国的政治年。政治也是有自己的季节的。那么在中国近几十年里,政治季节大致跟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相一致,每五年一次。2013年党的十八大要召开,全国上下都在关注十八大会提出什么新的治国理念,关注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2013年也是世界的政治年,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要更换领导人,重要的国家如俄罗斯、法国、美国等。俗话说,山雨欲来风满楼,各种思想和势力都蓄势待发,从去年开始,中国政治季节已经拉开了序幕。

每当这个季节将要到来的时候,都有较为剧烈的思想上的交流和交锋,这次也不例外。对这种交流和交锋,政治学专业的学生要格外关注,要有政治上的敏感性。我们经常说政治敏感性,那么这个敏感是怎么来的呢?关注这些关键时期的东西就是一种锻炼。到目前,可以说,大幕已拉开,大戏已开场,各种思想、人物均已粉墨登场,在剧场上展示自己本来的面目。政治学理论往往是比较敏感的,有的人、有的主张平时还可以伪装一下,观点、意愿可委婉一些,但是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就会充分表现,展露得会更加清楚。这对于我们准确、透彻了解这些政治理论观点、主张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是几年一遇的机会,大家一入学就能遇到这个机遇也很幸运,应该抓住,从中能看到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政治表象背后一些更深刻的东西。

近几年,围绕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有不少总结和争论。我总结了一下,围绕政治发展,理论上的争论基本跳不出两个圈子或者两大主题:一个是“普适价值”,一个是“中国模式”。很多政治观点、政治主张争论都是围绕两者展开的。这也是把它们两个联系起来讲的原因所在。这两种主张,在内容上有针锋相对的味道,要么是“普适价值”,要么是“中国模式”。主张“普适价值”的,大多很难承认“中国模式”,甚至对“中国模式”很是反感、大加指责;承认“中国模式”的,也大多反对“普适价值”。此外,两者在时间上也大致先有“普适价值”论盛行,后有“中国模式”论与其相抗争,前后相继,交相争论。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