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综合体现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近几年,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在《经济研究》上发表系列前沿论文和研究报告,提出了当代中国最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政策问题。在总结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创新地提出了一国产出增长的变动规律,大致呈S状。该曲线表明,一国长期的经济增长会出现不同阶段,产出增长有快有慢,对不同的增长阶段应该用不同理论来解释。
中国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干预,这对突破“贫困循环陷阱”是有意义的,但市场干预和要素价格扭曲最终却也成为经济模式转型的最大阻碍。或许没有什么能阻挡住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但正确的方向和好的增长模式,可让我们的国家转向更稳定的、更低成本的通往繁荣的增长道路。
2003年课题组发表的文章《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和资本形成》,获得2004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刘霞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战略研究会经济战略专业委员会主任、“宏观经济蓝皮书”联合主编,曾任经济增长研究室主任、《经济研究》副主编。从事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结构变化与就业、宏观经济稳定、行业与企业战略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前沿”,中组部交办课题“国内外专业人才资源开发政策比较研究”等,出版《中国经济增长前沿》《中国经济增长前沿Ⅱ》等著作,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等转载。《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一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张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加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历任宏观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经济增长研究室主任、经济所所长助理、经济所副所长。现被聘任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广州绿色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和院长。2009年入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候选人。2010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表彰为发展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被中宣部认定为“四个一批”文化名人。主编“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宏观经济蓝皮书”,主笔《中国经济增长前沿》《中国经济增长前沿Ⅱ》《中国经济增长前沿Ⅲ》。作为第一执笔人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参加和主持了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劳工组织等的多项国际合作以及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和国家交办的课题。负责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沿”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研究”等。四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出版专著若干,在《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合作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共计百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