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从批判到重构

“‘无理论’的教育”和“‘无教育’的理论”之所以长期并存,与人们对教育理论内涵的认识尚未厘清有关。认识源于实践,也会反作用于实践。因此,需要从教育实践加速变革的理论需求出发,对教育理论观的问题加以讨论。

教育实践变革的内核是教育实践观的深刻改变。教育实践不再被简单地理解为对教育理论加以技术化运用的制作性活动,而是一种以言说和行动来沟通彼此、互相成就的人类活动。作为一种以探究、试错、调整为主的反思性实践,只有不断地突破教育者在言说和行动上的素质局限,才可能因应情境的变化有效地改善沟通的内容与形式,为受教育者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专业途径获取信息,依据自身的认知框架,对已经被信息化的教育实践进行专业加工,得出一套语言化的认知结论,然后,试图以这套结论赢得实践者的垂青,从而影响教育实践。这样的教育理论已经难以揭示教育内在的生命力。只有身体力行介入促进人发展的现实活动,实现已有经验和现实经验、自身经验和他人经验之间的理性对话,才能创造出教育实践得以不断发展完善的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在语言和行动中生发出足以推动教育变革的理性力量。

这就意味着从语言中的教育世界走进行动中的教育世界,转换深层的学科思维方式,凸显人的行动性在教育理论中的价值。认识论的思维方式,是将教育实践作为一个纯粹的认识客体,供人们用语言的形式在专业化的思维框架中加以理性的把握,不断地丰富认识教育的理论视角,却无法获得以行动改变教育的现实智慧。生存论的思维方式,则试图以身体力行的教育学术传统来统御以认识论为核心的学科化教育理论,重构一种面向实践的教育理论观。即,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无论用语言还是行动的形式,只要在微观意义上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在宏观意义上能够推动教育实践的变革,它就是能满足教育实践变革所需的教育理论。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