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慈善事业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亟待提高。首都慈善事业社会监督机制创新的目标是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全民参与的、涵盖所有慈善组织的社会监督体系。实现途径是建立政府对“草根组织”的监督机制,建立司法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机制,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力度,建立民间评估机制,建立公民个人监督机制,形成行业自律机制。
地方政府,社会服务,研究报告,北京市,2007~2008
施昌奎: 施昌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会展经济、金融工程、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