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在美国与其说是一种宗教,不如说是一种东方文化。印度教本身不是一个组织严密、教义完整的系统宗教,而是以婆罗门教为基础,吸收了印度民间信仰、佛教、耆那教的内容发展起来的并具有许多信仰相似的宗教派别的集合体。印度教内部由于印度社会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许多不同种性、不同等级的派别。各派之间相互独立,没有统一的经典、教主、礼仪和教义。但其共同点是都相信“梵”。“梵”是宇宙的主宰,是无所不在的,是修行的最高境界。此外,印度教各派都十分强调“业报轮回”,认为人的命运是前世注定的,人应该修行来世,切断“轮回”。各派相信的经典中最古老、最有影响的是“吠陀”,但不同派别对其解释和取舍各不相同。一般美国人很难搞清楚印度教深奥复杂的教义,因此直到19世纪末,印度教在美国几乎毫无影响。
1894年,印度哲学家斯哇密·维韦卡南达(辨喜)在纽约创立了吠檀多协会,这是美国第一个印度教组织。吠檀多协会吸引了美国社会中一些对印度哲学和东方文化有兴趣的知识分子,但其人数仅有几千人,在普通人中影响不大。
1925年,印度人约甘南达(禅喜)在美国创建亲证教团。该派的特点是通过推广瑜伽功宣传印度教。瑜伽功有一套复杂的宗教哲学理论,但在做法上简单易行,主要是排除杂念,静心修定,用意念控制和调整呼吸系统,使人进入一种超脱而宁静的状态之中,从而能够依靠自己的内心体验接受神灵的力量。瑜伽功在美国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20世纪60年代,美国各地掀起了“瑜伽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纷纷介绍瑜伽功,各种介绍瑜伽的小册子和瑜伽培训班应运而生,一时间,“瑜伽热”遍及美国,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全国出现了44个瑜伽功中心。20世纪80年代后,瑜伽热逐渐降温,但亲证教团的成员仍有10多万人。今天,许多美国人对印度教并不了解,但谈起瑜伽来却津津乐道,人们更多的是把它看成是一种修身养性强体健身的运动。
1965年,具有浓厚宗教特色的“国际克里希纳意识协会”在纽约成立。“克里希纳”是印度教中崇拜的黑天神。该派因强调黑天神在印度教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得名,故又名“国际黑天意识运动”。这是美国印度教各派中最为宗教化的一派,该派在美国的60多座寺庙均有严格的管理机构。对教徒的崇拜活动,僧侣的任职资格,及聚会时的仪式,该派都有一套明确的要求,是典型的宗教团体。
除此之外,美国还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印度教团体。近年来,美国的印度移民有较大规模的增加,其中许多人是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的专业人员,但印度教在美国社会中的宗教影响并未因此而增加,在美国人眼里,印度教仍是具有神秘色彩的、东方古老文化传统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