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类型、格局及主导价值
在线阅读 收藏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有如下几组类型:以汉族为体认单位的排满思潮和以中华民族为体认单位的反帝思想,或称之为“小民族主义”与“大民族主义”;传统民族主义与近(现)代民族主义;族类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革命性的激进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理性民族主义、保守型民族主义与复古型民族主义。从各种类型的民族主义演变、消长的格局中,可以看到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主流价值为“坚持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及自尊的、现代的、开放的、理性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的成员对本民族的一种体认,或者说是个人对民族国家表示高度忠诚的心理状态。民族主义的类型非常多,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也呈现多元化。学界已注意到民族主义的类型区分问题,在论及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类型时,已有学者对其中的某种类型进行界定与阐明,如郑师渠先生论及的“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金观涛先生论及的“华夏中心主义”与张连国先生论及的自由主义的“理性民族主义”。也有学者注意从某一角度区分民族主义的形态,如姜义华先生区分了族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1271129本部分借鉴了以上研究成果,拟从不同角度区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几组类型,并从不同类型演变、消长的格局中归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主流的价值取向。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