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支教八日谈
在线阅读

大家一起锻炼身体

志愿者们交流

');" class="a2">收藏

2012年7月22日 晴 星期日

支教第一天。

我们支教的对象是文县一中高三实验1班,里面的学生应该说都是文县一中的佼佼者。我们早上随小队到达一中,其中一部分人去教室听课;我被分配了生物科目,但是没有班级在上生物课,于是我去老师办公室找了任教1班的生物老师,和她交流一下生物所需的教学计划。

从老师那里,我了解到这是生物新课标第一届,因此老师的教学也是在摸索阶段,我们交流了这里和我的高中生物教学的经验。老师还指出,新课标注重从实验来理解生物的各种原理,但由于缺少素材,很难讲清楚;同时学生对于生物的重视不够,不愿去记忆,因此总体的生物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最后,我们商议决定我重点讲有关遗传和变异以及几个生物工程的部分。

下午我们小队就开始和学生接触。我们发现虽然是实验班,但是他们的生物基础却并不是很好,很多知识点都掌握不太好。不过他们都很热衷于学习我们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在这个方面花了很多的时间。他们提出的各种有关复习和学习的问题,我们都一一做了解答。

在第一天的接触中,我自己还是有些许紧张,不能很好地放开去讲,但是随着学生们积极提问,我渐渐也找回感觉,和他们讲一些大学生活的趣事。

2012年7月23日 阴 星期一

支教第二天。

我们用一间空教室将学生分成三大区,我们小队的三人分别牵头生物、英语、物理小组,进行小组内交流讨论。

我准备了遗传图谱,具体分析了一些典型的遗传图谱例子,展示了一些遗传类的题目的解题方法,孩子们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然后我扩展开讲了一些复习的方法,以变异为例,从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这三个大类逐步拓展到各个细致的小类,向他们展示了将知识展开成一个网络进行系统记忆的方法。

然后我就从一些例子出发,拓展了比较有意思的遗传的特例,以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后来他们问了我几个问题,不过我并没有能当场解决,在晚上,我通过网络搜集了信息,找到了答案。

今天的教学比较顺利,学生表现出比较强的兴趣。由于是小组教学,学生表现比第一天活跃,乐意参与到讨论交流中,不像第一天我们需要自己讲一下午,感觉还是不错的。

2012年7月24日 晴 星期二

支教第三天。

考虑到昨天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我找到几个关于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平板分离法的视频用于下午的教学。在上午,我还准备了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专题。

下午教学时,我先解决了昨天遗留的问题,然后给他们放了搜集到的视频,他们很认真地学习了实验步骤。我在放视频的过程中给他们讲解每一步的作用,加深他们对于这些只能在书本上看到的实验的理解。然后我就孟德尔的实验向他们讲了其实验的优点和结论的分析,以加强理解。今天课后,同学们主动提出一些书本上不懂的章节,这也便于我的备课。

总体看,今天的互动比前两天好,交流多于说教,而且视频这一教学方式也是很不错的,可以加强学生理解。由于当地实验条件限制,老师很难在教学中加入实验,但是利用视频进行讲解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明天的课可以做得更加吸引人。

2012年7月25日 晴 星期三

支教第四天。

早上去了文县的一个公园,好像是叫江南公园,大家在里面摆各种姿势拍照,算是第一次游玩文县吧。之后回到宾馆,我准备了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课,还下载了一个植物组织培养的视频,供课上看。

下午上课的时候,我改变了以往上课习惯,不是自己一个人直接讲课,而是用题目来启发他们。因此我利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图像,让他们自己分析图像,从中找出不理解的地方然后进行讨论。同学们很积极地讨论,我让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相互补充,在综合完大家的想法后,我总结了其中对的地方,并纠正了错误的。最后在临近结束的时候,我给大家放了实验视频。

今天的课令我感触较大,我感觉讲课应该有很强的互动,而不是个人的独自表演,不能只是老师的讲解,还需要学生自己去讨论、去思考、去总结。虽然只讲了几道题,但是收到的效果很不错;关键不是讲的题目多少,而是看学生懂了多少。

2012年7月26日 晴 星期四

支教第五天。

今天沿袭昨天的方式,我早上准备了遗传的题目。下午,我让大家练习我准备的题目,一边做一边讨论,让同学们自己得出结论,而我只是在一旁对不是很正确的地方做一些补充。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同时也达到了我的目的:让他们自己学会思考这些题目。我认为学习的要点不仅仅是学到的知识,更是学会如何自己思考,所以我希望通过这种训练,让他们在这方面可以有所提高。

晚上,有一些学生主动来我们住的宾馆请教,我们在房间和院子里招待了大家,并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感觉我们的支教还是很有意义的。

2012年7月27日 晴 星期五

支教第六天。

今天早上备课,我选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题目,选择标准是题目给的信息是他们课上和作业中不会出现的一些场景,让大家学会自己去分析情景。

下午上课时,和昨天一样以做题和讲题为主。在课上我补充讲解了植物性状表现时间的问题,希望能为他们拓展知识面,顺便多了解这些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场景。虽然我反复讲了很多遍,但是还是有人不太懂,不过总算还是有几个学生明白我讲解的意思。总体而言已经不错了,毕竟这一部分还是比较难的。

晚上,依旧有学生到宾馆来问问题,同学们还是很好学的。

2012年7月28日 晴 星期六

支教第七天。

今天还是晴天,这里的晴天很热,因此白天在学校和宾馆之间来往还是很考验人的。我决定继续讲遗传部分,但是复习用书上的题目比较少,而且书上的题目已经利用得差不多了,因此我就去网上搜了一些题目,用于下午的教学。

下午的时候,因为是自己找的题目,还得把题目抄到黑板上,我提早去了教室抄写题目。今天着重讲了稳定遗传的题目,不过这部分较难理解,因此反复讲了好多遍,只讲了两道题目就下课了。

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好,学生可以有足够时间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而且我所选的题目能够给他们足够的视野和想象空间,对他们的高考还是很有帮助的。

2012年7月29日 晴 星期日

支教第八天。

昨天一下课就接到通知说29号的课就是最后一节课;也就是说,今天要上最后一节课了,那么这节课的主题当然就是告别。我还是准备了一道题目,讲完这道题目,我的生物课就要这么结束了。

今天的课上得格外慢。虽然只是一道题目,但是我们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才讲完,由于是最后一节课,我便让学生自己上去讲,让他们尝试去做一次老师,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让所有人都听明白,这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第二节课,我们把两个班并在一起,教大家唱《燕园情》。同学们都很高兴,他们很喜欢这首歌,他们也唱歌送给我们,最后我们和全班合了影。

晚上,学生们自发来到我们的宾馆,大家一起去公园散步,谈天。听到他们讲,很多同学在高三毕业后就不会再继续读大学了,要开始走向社会,我们内心还是有一些触动。如果有同样的条件,其实他们也许会比我们走得更远。

2012年7月30日 晴 星期一

离别的日子总是来得快,今天早晨6点多发车,天还不是很亮,但是来了很多学生给我们送别。两周的时间不长,但足以让人不忍离去。

看着随着车子驶远,他们挥着手渐渐变小的身影,让我想起前一天给同学们留下的一句话——生活就像是烟花,总是要在合适的时候绽放出最美的花火。希望这些可爱的人儿会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顺利前行!

大家一起锻炼身体

志愿者们交流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