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甘肃省文县行政区分布及其面积
图2 甘肃省文县数字高程分析
图3 甘肃省文县坡度分析
图4 甘肃省文县土地覆盖结构
图5 甘肃省文县土地利用结构
图6 甘肃省文县水电设施分布
文县县城,2012年7月21日
文县铁楼藏族自治乡,2012年7月24日
文县天池乡自然环境,2012年7月22日
泥石流,文县白水江沿岸,2012年7月20日
大唐碧口水力发电厂,文县碧口镇,2012年7月20日
林歌林与文县县城,文县县城,2012年7月25日
');" class="a2">收藏文县县城中,有许多离开土地陪同子女进城读书的家长,让我回忆起“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三迁”告诉我们,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成长环境。但是无论是前往山道曲折的村间学校念书,还是穿过车水马龙到县城学校学习,这里的每个人都几乎没有离开过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一方水土。
进入他们的生活并不容易。从北京出发,需要乘一天的火车、一天的巴士,翻越摩天岭的山脊,进入两江八河
推进环境保护或许能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我们怀揣这样的目标,决定利用课余的时间去乡间走访,普及宣传环境保护政策。
为了全面了解当地的环境保护政策,我们首先联系了环保局、林业局和水利局等部门。水利水电开发相关的环保政策与居民的生活关系最为紧密,因为当地水力资源充沛,水电收入占县财政收入的40%。截至2012年,文县共规划水电站73座,已建设66座,47座已建成并发挥效用,19座仍在建设中,主要电站包括汉坪嘴、麒麟寺、金口、柳园、苗家坝、碧口、石矶坝。年总发电量238710万千瓦时,除20%自用外,所产电力以0.2元/千瓦时电价统一并网输送。2011年起,政府开展以电代燃项目,申报电站的发电量全部以上网价格供给当地老百姓,满足百姓生活用电后余电再入网,投资由国家拨付40%,投资商支付60%。目前,项目已覆盖碧口的4个乡镇,村民享受0.23元/千瓦时的电价,不到甘肃省统一电价
谈及优惠电价,碧口村民的表情都舒展开来。供电稳定后,大家逐渐倾向于使用电器,米面加工方便了,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一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过去)除了捡柴以外,平时买民保沟的柴用,0.35元/斤;冬季3个月烧煤,0.7元/斤……一年要用掉上千斤……现在用电又干净又便宜,还节省下来了劳力。”另一方面,薪柴需求减少,也有利于植被恢复。许多村民表示,山上有野猪破坏农作物,本来就难以耕种,能够退耕还林再好不过。退耕还林每年每亩补助210元,退耕还草每年每亩补助30元,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说到文县的退耕政策,也与居民生活、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当地满足退耕条件
这个现象让我们回归到一个最基本的论题:环保与发展是在跷跷板的两端吗?在文县的实践让我们看到,这些对环境生态有所保护的措施,同时能够帮助改善当下的生活水平,改变未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环保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环保意识的传递过程,甚至改变了我们。在铁楼藏族自治乡进行环保宣传讲座的时候,有不少参加过林地恢复的妇女参与。她们用双肩背负着树苗,到高山荒坡间种植,不仅仅为了数十元的工钱,也是为了让她们的家乡更绿更美。环保到底意味着什么,乡亲们慢慢就会感受得到,慢慢就会理解得到,慢慢就会一点一点行动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面对我们的崇敬,她们只是露出朴实的笑容。反而是她们的孩子,为我们的稿纸和文具欢呼雀跃。在路边的水泥板上,几个孩子围着铺开的稿纸,抢着彩色的画笔,绘制他们心中“最美”的景象——坡顶的房屋边立着繁茂的树。他们的行动净化着我们的内心。
两周的活动,奔波、泥泞、疲惫,但大家干得很高兴,越干越有劲,越干越快乐。许多队员来自城市,或许本也是娇生惯养的孩子,然而这一程,我们都是大山的孩子,愿以自己的身心相托付。
图1 甘肃省文县行政区分布及其面积
图2 甘肃省文县数字高程分析
图3 甘肃省文县坡度分析
图4 甘肃省文县土地覆盖结构
图5 甘肃省文县土地利用结构
图6 甘肃省文县水电设施分布
文县县城,2012年7月21日
文县铁楼藏族自治乡,2012年7月24日
文县天池乡自然环境,2012年7月22日
泥石流,文县白水江沿岸,2012年7月20日
大唐碧口水力发电厂,文县碧口镇,2012年7月20日
林歌林与文县县城,文县县城,2012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