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中国城市文学创作日益繁盛的大背景下回望2015年的上海文学,方可明晰上海写作的价值与贡献;而通过对上海文学的细致梳理,也具体可见中国城市文学创作的丰富图景。2015年,《繁花》等几部长篇小说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显示了城市文学在当下文学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及创作实绩,而在几部小说的对比性阅读中又隐约可见上海叙事与中国城市文学发展的特殊关系。在分析《繁花》等获奖小说的城市美学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对2015年上海期刊上发表的城市题材小说进行细致梳理,将关于上海文学的年度回顾与对中国城市文学的整体考察相衔接,借此勾勒当下“城市”书写的状况。一直以来,缺乏历史感及生命厚度,是当代城市文学遭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通过本文的梳理可见,随着城市题材的写作渐渐步入常规化,不同代际、身份处境的写作者的加入,这一状况已经发生变化。更为丰富、多元的城市经验与社会生活空间得以展开,更多朝向历史维度与精神世界的建构努力正在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