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从谋生到谋利:清末民初行会师徒制的工业化转型
在线阅读 收藏

师徒制作为一种技能形成方式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历史考证,一般认为,中国师徒制起源于商周时代的氏族工人,其技能传承覆盖的范围以氏族为边界。在封建经济方式兴起后,近代之前的中国师徒制逐渐分化为两种路径——官府工匠与民间工匠技能传承方式。在官府工匠序列内,师徒制技能传承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是在父子(或直系亲属)之间展开,这是主要的技能传承方式。这种技能培训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世袭家传,“工匠之子莫不继事”11061855。在世袭式的师徒制下,技能形成方式实质上与英德两国的行会学徒制一样,具有界定社会阶层的功能,“夫是,工之子恒为工”11061856。二是官府强制性师徒制,即要求工匠必须向受训者传授技能,并且定期考核。而且为了保证师徒制技能传授的质量,在学徒生产的产品考核上实行师徒责任连带制——师徒共同署名11061857。对于民间工匠序列而言,师徒制技能形成除了世袭家传外,还会从家庭成员之外(比如从家族内,即所谓的兄弟相承)招收学徒工。但从社会成员中招收学徒工是在明代中后期匠籍制度瓦解(正式废除在清顺治年间)后逐渐兴起的。不过,其招徒方式不是基于劳动力市场,而是通过社会关系进行介绍连接的,这中间通常需要设立熟人关系式举保机制以分担民间工匠传授技能的风险。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经济社会历史进程中,这两种技能形成方式虽然分离,但在实践中,二者都带有强烈的宗法性,遵循一定的身份等级制11061858。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民间工匠的技能供给往往是官府工匠获得技能的一个重要来源,这在明朝时期表现得尤其明显。在产业基础上,二者都是传统手工业生产的技能供给方式。在宏观上,与英德两国行会学徒制转型类似,推动中国传统师徒制演化的首要动力也是工业化浪潮。不过,中国师徒制工业化转型在时间上较英德要晚,是在晚清政府办实业过程中才真正开始的。而且与英德两国主动工业化不同,清末民初时期师徒制的转型背景是在海外工业与军事殖民力量干预下的被动工业化——官办干预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是当时中国师徒制演化的特殊环境。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笔者选择清末民初——这个充满动荡巨变的年代——作为解析中国师徒制演化历程的第一个关键时刻节点。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