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绪言
在线阅读 收藏

友松先生以其深厚之国学根底、精湛之英文素养以及超人的敏锐天赋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师事杜威博士、孟禄、坎得尔、施菊野等大师,研究教育理论,获得博士学位。杜威誉之曰“东亚第一流学者”。归国之日,蔡元培先生书赠中堂:“登临忽据三江会,飞动从来万里心。”晚年曾被王震副主席称为“国家的宝贝”。

先生著译宏博,囊括教育理论几个重大领域,逾数百万字。首为教育哲学、五全教育新理论、教育财政,旁及比较教育、电化教育,还有若干闪烁光华之杂论。先生第一部专著是《中国教育财政之改进》,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序之曰,陈友松先生探讨了“一片尚未探索之边缘领域”,“陈友松博士把一件开拓性的工作完成得如此杰出,实在令人惊叹不已”。在此专著之后,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译著《教育财政学原论》一书,又于1946年发表《发展我国教育之财政途径》。20世纪40~90年代的教育哲学论文则有《我的教育观》、《新时代的教育宗旨》等,首发五全教育大义(全人、全生、全民、全盘、全球),此在中华近现代教育史理论上乃一大创举,其气魄之雄伟已超出了国界,有待今后之教育理论研究予以发扬光大,特别有待全球教育实践予以证明。其与邓小平同志所提之教育三个面向有相近处。从先生所撰“外为中用”、“古为今用”两联窥思先生之思想内涵,则其所旨实为深邃矣。译著则有《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比较教育的专著和论文有《苏联的教育》、《人民民主国家的教育》、《各国社会教育事业》、《世界各国教育普及之比较观》,译著及译文有《美国高等教育的趋势》、《高等学校教学法》、《科南特教育论著选》。在电化教育方面,先生是拓荒者,专著有《有声的教育电影》,大约18万字;主编教育部出版的《电影教育月刊》。1940年又在昆明广播电台开设《空中学校》专题节目,以“摧奸除暴,移风易俗,继绝存亡,立心革命”为宗旨,甚受听众好评。另外,诸多杂文更显大家思想之光辉。如在《国父诞生的时空背景》(1947)一文中,他批评“科学醉心于原子主义。哲学醉心于个人主义,唯物论和机械论。经济学醉心于放任主义。进化论的适者生存说,使强权代替了公理”。在《新世界秩序与社会计划之探源》(1943)一文中,对西方文明评论曰:“这一次的浩劫,证明了西洋文明之弱点,有重新估定的必要。”“西洋文明所走入的迷途,是少数人的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在《现代教育思潮的综合观》(1942)一文中,论之曰:“这一次世界大战是暂时现象,世界新秩序必然有建立之一日,资本主义必然崩溃,法西斯或集权与军国主义必然寿终。”这些思想星光孕育于中华道统与西方哲学而产生的新时代之理性,非一般的政治口号可以语之者也。作于1941年五峰山下之《青冰畏言》乃20世纪教育理论界一篇空谷经典之文,可以预见,其历时愈久,愈有启于后学也。

友松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是大家,享誉海内外,在事业上亦属社会活动家,为社会各方面作出贡献。在赴美前,曾于1928年就职于商务印书馆所属之东方图书馆,结识胡适与王云五先生,对王所编撰之《四角号码字典》多有贡献。在赴美深造期间,曾任旧金山华侨创办的《中西日报》主笔。1933年由孟禄教授推荐担任世界教育联合会扫盲干事。1934年被选为全美教育名誉联谊会会员。回国后,1935年1月任上海大夏大学教育系主任,同时并任南京中央教育电影检查委员会委员。1938年在贵州惠水任乡镇学院(由清华、协和、南开、燕京、金陵五大学合办)实验教育主任。1939年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教授。1942年8月回鄂省主持创建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历时一年,斐然著绩,其立学宗旨之高远宏博与影响之深邃,可于《五峰山之恋》一书见之。友松教授在《回忆五峰山湖北省立教育学院》一文中说:“‘菁莪造士,棫朴作人’就是教育学院之使命和任务;‘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就是学生培养的方向。”由友松先生所撰之《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院歌》,可见其气度宏大与精神之深邃,歌曰“荆楚地阔,大别山青;浩浩江汉,海纳不盈。学惟际此,养性存诚;念哉教育,师范前旌。日思日睿,笃志笃行;有文有史,正学正名。”在《湖北省立教育学院院歌》中,先生有言:“大别嵯峨,大江激昂,山川相缪,是我家乡。清江河畔,五峰之阳,唯楚有材,爰胜甘棠。松柏桃李,计划周详,三户壮士,于兹发皇。春风时雨,我院之光,不厌不倦,勿忝勿忘。筚路蓝缕,摧坚锄强,移风易俗,继绝存亡。立心立命,志大志刚,力行此训,领导发扬。日教日育,学海汪洋,新旧中西,取精用长。”今日读之诵之歌之咏之,犹感动耳。由友松先生阐发之我中华古圣先贤之遗教,适足以醒吾人之心,励吾人之志,激吾人之情,善吾人之德。

友松先生的社会活动是多方面的。在学界,当欧美同学会成立之初,他就担任财务理事,晚年则被选为欧美同学会名誉副会长。新中国成立前夕,当全国学运风起云涌之际,当局予以镇压,友松先生偕同北大21位教授发表《北京大学教授宣言》,指责当局“纵容暴徒,乱用武力”。当北平解放前夕,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主席的八项主张发表,友松先生立即表示拥护,并于16日下午5时半应邀出席了傅作义将军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的有12位教授参加的宴会,大家一致同意欢迎和平解放北平。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友松先生任北京师大教育系副主任。1957年7月后,困厄降临,友松先生以君子之心阅世俗之变,运受挫而志未丧,仍勤勉献力,日译英文教育资料四五千言至上万言。“文化大革命”后,曾先后任全国比较教育学会顾问、全国陶行知研究会顾问。是时已双目失明,假于助手仍日译不倦,《当代西方教育哲学》和《科南特教育论著选》就是此时期的成果。

先生的毅力与精神,盖深藏于诗作之中。《八十初度自励》(1979)中有“欣逢科技春风暖,喜沐江山化雨新。五衷感戴英明党,八旬愧作闲盲人。思为四化添砖瓦,欲效六盲事耕耘。名诗似锦弥尔顿,壮志如钢柯察金。爱罗先珂集童话,海伦凯勒著奇文。荷马史诗非谋食,左丘国语岂为名。不甘服老羞落后,但愿胜蓝喜出青。好景不只黄昏好,明朝更比夕照明。”《九十虚岁生日自励》(1987)中则有“十亿舜尧志凌云,冬至赤县暖如春。曲高阳春漫天雪,名扬黄州满地金。乐教悦学思孟孔,滋兰树蕙献黄炎。九旬进军向百岁,壮心未已一园丁。”又在《思故乡》一诗中写道:“壮怀难折楚三户,筚路精神励吾曹,九天上下苦求索,鸟名九头玉帝褒。”此“九天上下苦求索”,老而弥笃之志也愿也,乃是先生天赋内禀而受中西圣哲之启示所独有之道与德也。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