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在恩施建校始末
在线阅读 收藏

大别嵯峨,大江激昂,山川相缪,是我家乡。

清江河畔,五峰之阳,惟楚有才,爰胜甘棠。

松柏桃李,计划周详,三户壮士,于兹发皇。

春风时雨,我院之光,不厌不倦,勿忝勿忘。

筚路蓝缕,摧坚锄强,移风易俗,继绝存亡,

立心立命,志大志刚,力行此训,领导发扬,

日教日育,学海汪洋,新旧中西,取精用长。

春风时雨,我院之光,不厌不倦,勿忝勿忘。

这是1942年任湖北省立教育学院第一任专任院长的陈友松先生写的院歌歌词。它说明了当时建校的艰难和学院兴邦育人的重大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后,陈诚制定了“新湖北建设计划大纲”,规定自1941年秋起筹建教育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各一所。除商学院外,其他四院都相继成立于恩施。

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是1941年秋成立的,校址选定在恩施县的五峰山。五峰山与恩施城隔河相望,从恩施城东门过渡到下官坡,登两百多级石阶从小垭口上山,亦可从上官坡大垭口上山。山以有五峰而得名,山顶建有七层宝塔一座,名“连珠塔”,是恩施县八景之一。抗战期间,塔下驻有高射炮连,敌机空袭时,高射炮不断射击,虽从未打下敌机,但对学校安全起了保护作用。山上原设有森林公司和制茶厂,遍地种植茶树和果林,春来桃李怒放,夏日橘柚飘香,风景宜人,的确是个读书的地方。

建校之初,条件极差,无力新建校舍,省府拨森林公司一栋两层木架板壁楼房,上下六间为院长住房,大门口一间小房为女生宿舍。楼房后面是茶厂的一大间土墙瓦盖房子作为男生宿舍,可以连放两层木架床两百多张,能住四五百人,这就是所谓的院本部。教师多半分散住在农民家里。

距院本部两百多米的小垭口,有森林公司一栋木架板壁两层楼房,下面做两间教室,上面是学院的办公室。另外用杉树皮木架临时搭了几间教室,凑合着开学上课。

学院创办之初,院长曾由教育厅长张伯谨一度兼任。1941年招收乡村教育系及国文、英语、数理、音乐、体育专科学生各一班,共200多人。

1942年秋,陈诚另聘西南联大教授陈友松(留美博士)任院长,徐伯申(留美教育硕士)任教务长,吴学信(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院毕业)任训导长,卢兆麟任总务长。教授有黄建中、孔德、喻宜萱、巫一舟、夏之秋、杨大钧、程仰秋等11人,副教授有周乔孟、朱守顺等五人,另有讲师五人。

当时师生生活极为艰苦,住的是土房,又分散,教与学、食与宿来回跑一两里路。每个人都离不了“三宝”,即钉鞋、粑粑灯笼、斗笠帽。吃的是两掺粮,同学们还经常吃不饱。但师生们都能共体时艰,情绪饱满,坚持学习,五峰山上书声琅琅不绝于耳。同学们学习无课本,只好做笔记,笔记本写完了反过来再用。在这样艰苦环境下不但坚持学习,师生们还抽出时间去作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以夏之秋、喻宜萱为主的歌咏队,经常在校内外举办大型音乐会,歌唱救亡歌曲和公演话剧。国师球队,经常参加各类球赛,1945年,国师篮球队参加六战区长官部举办的“仿鲁杯”篮球赛,夺得冠军。国师爱好文学的同学,如屠炳春、王业伟等在《新湖北日报》、《武汉日报》的副刊上经常发表宣传抗日救亡的进步文章。国师文、史两系部分同学,为抒发其忧民爱国的情思与光复故物的怀抱,成立有“文史学会”,出过会刊、季刊,举办过展览和学术报告会。院长陈友松(先)、汪奠基(后)等除了繁重的院务和教学工作外,还经常到校外讲学。在艰苦岁月里,学校办的生气勃勃。

陈诚于1942年春,带着教育厅长张伯谨和随从副官到教育学院住了一个星期,主要是了解学院情况。他有时到学生大食堂和学生共吃包谷稀饭。据体育科毕业同学李东白讲,有一天陈诚和他的副官到体育科教室和同学们座谈,要同学们反映情况,提要求;同学们要求发运动服,不久就给每个同学(全班11人)发两套万县棉纺厂制的细布运动服,这在当时是拿钱都买不到的。1943年夏,鄂西大捷,省府举行文娱晚会和聚餐,当时正是教育学院的国文、音乐、体育、体训班同学毕业,陈诚还邀请全体66名毕业同学聚餐。他们毕业后都由省教育厅统一分配了工作。

陈诚在五峰山了解师生住房情况后,于1943年上半年拨款兴建两排四栋八间新教室和一座大礼堂、办公室等,两排教室和礼堂排列三层,中间以一百多级石阶上下连接。战时的建筑都是用灰条,房屋结构也简单,一个暑假就修起了。以后又在大垭口修建了一栋大饭厅和女生宿舍,校舍问题才基本解决。

1942年秋成立教育学院附中,由教育厅派何斌为校长,校址设在西门外营房。1943年5月成立附小,校址在城内薛家巷。从此学院规模完备。1943年7月,陈友松院长辞职,张伯谨又一度代理院长。11月省政府聘请四川大学教授叶叔良(留法博士)为院长,沈达明(留法博士)为教务长。

1944年春,教育部令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改组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成立教育、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音乐等七系。原设专修科除数理科届期毕业外,均改为系。是年秋叶叔良辞职,教育部聘请四川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汪奠基为院长,王治孚(留德)为教务长,习文德(留日)为训导长。

从1941年秋到1946年秋五年间,设在恩施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到改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共招收教育系三班、国文科(系)三班、英语系两班、史地系两班、数学科(系)三班、理化系两班、音乐系三班、体育科(系)三班、体育班(一年制)一班,先后招收新生21班,学生们共600余人。

五年内毕业的国文、音乐、体育两年制专修科三个班,一年制体训班一班,四年制的教育系两班,英语、史地、数学、理化等系各一班,共11个班、毕业生共300余人,其中女生约占一半。

抗战胜利后,1946年暑期,学校宣布放假,所有学生都一律发路费返家,明令下学期到沙市报到开学。但在校师生对迁校沙市不满,一致要求迁武汉,学校暂迁沙市后,因没有固定校舍,秩序很乱,没有恢复上课。

1947年汪院长辞职,由王治孚任院长。以后湖北当局被迫把学校由沙市迁到武昌,但校舍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学校迁到武昌后,又因学生反对王治孚贪污,闹了一次学潮,据四九级毕业同学录记载:王曾勾结教育厅长王文俊、教育部长朱家骅下令解散学院,由于地方耆老张难先等人反对,加上社会舆论支持,教育部又收回成命。这样,国师学院才勉强维持到武汉解放。解放后,大部分同学参加了革命工作,学校也未能复课。

我是国师教育系第二届毕业生,在五峰山读了三年半书,在沙市拿的毕业证。就个人回忆所及撰写了此文,错误与不足处,请过去国师的老师和同学补充纠正。

[作者系恩施市退休中学教师,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系1946级毕业生。本文原载《湖北文史资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专辑(之五),抗战时期的湖北省会——恩施,1986年第2期(总第十五辑),第89、92页。鄂西州政协供稿]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