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学术讨论会
在线阅读 收藏

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在深入持久地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自身建设及其对文艺批评实践的指导地位,《文学评论》、国家教委社科中心、《人民日报》文艺部、《文艺报》、《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和江西省文联、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江西师大学报》编辑部、江西大学当代文学研究所,于8月7日至11日在江西庐山联合召开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和中青年文艺理论工作者近50人。

这次学术讨论会以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中心议题,围绕当前讨论这一问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与基本框架和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重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在谈到“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时,大家认为,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观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而要使这种理论建设真正做到革命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就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绝对指导地位的同时,密切联系中国的文艺实际,这包括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和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实践,同时还要注意吸收西方文论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为了做到这一点,与会代表普遍认识到应该首先弄清楚“中国特色”这一指称的具体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处理好“中国特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与“当代形态”的关系。

我们要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必须具备两个本质特征,其一,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其二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这两者应该统一而且是可以统一的,关键的工作是要寻找到一个理想的结合部。这个结合部的主导方面,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这个结合部的基础方面,则应该是中国文艺具体实践中的总体特征,包括中国文艺发展历史的主要传统和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主要经验。这两者必须具有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它们在经过改造和升华之后,完全可以结合、熔铸成为整个文艺学的总纲领。

我们既要强调“中国特色”,又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体的做法就是吃透两头、消化中外。一头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另一头则要了解当前中国的文艺实践,这一点很重要,它提出了许多新问题,都应该认真研究,也存在许多谬误,需要我们澄清。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大胆吸收中国古代文论遗产,同时也吸收西方文论中那些合理的因素,只有这样,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才可能既有中国的特色,又具有正确的思想导向,既有传统的因素,又有时代感。

应该把握好“中国特色”与“当代形态”这两方面的内在辩证关系,不能偏重于其中的任何一方。没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形态,就会与西方的一些东西划不清界限;而没有“当代形态”,又会拒绝许多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点应放在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总结、概括当代中国的文学经验,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世界经验,从中加以理论概括和升华,从而形成富有当代形态的概念和语言,也要大胆地吸收西方文论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当代形态应该是一个丰富的整体,其中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以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为基本理论框架结构,同时兼收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中可以借鉴与吸收的东西,包括一些具体的概念、范畴,由此形成一个综合的统一体。

(原载《文学评论》年第6期,本刊有删节。)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