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空姐”回眸录
在线阅读 收藏

(报告文学梗概)

1955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邝任农亲自批准了在都北京招收新中国第一批18名“空姐”的报告。小A从国民党中央航空公司和中国航空公司起义人员太太们手上,学会了如何当一名新中国的“空姐”。转年,她成了第一届“空姐”劳动模范。周恩来曾对贵宾们爽声地介绍19岁的小A:“这是我的专机乘务长。”在一片“咔咔”作响的快门声中,周恩来与小A优雅地舞起“蓝色多瑙河”。

“我又想起了我们那会儿”老空姐C哽咽而语。“空姐很累,累得月经隔三差五地没个准谱(时差捣的乱),北京——旧金山,19个小时。今儿个早上飞,今儿个早上到(东半球→西加一天,西往东→减一天),甭想合上眼皮。”

1988年6月由亚洲明星周刊发起的亚洲最佳、最差的十大航空公司旅客抽样中,中国民航为最差中的倒数老三,1988年10月,由“泛美”发起的46家航空公司旅客抽样,中国民航排序在第46位!“空姐”E眼圈红了:“咱中国人自己跌自个儿的份儿想起来就窝心。”

28岁的“空姐”N脸上挂着远航归来的疲惫:“服务工作,尤其在飞机上,情绪成份占有很大比例。我刚从贝尔格莱德飞回落地,明天又得加飞个沙加,又是七天。超飞是常事,8个人干12个人的服务活儿,飞机上又常客满。忙得你真没功夫把笑挂在脸上。外国?人家的旅客与咱们中国人一样吗?上月我飞北京——巴格达。二百多个甘肃、河南、山东的劳务工人,上飞机跟赶火车似的愣往里冲,抢座!嫌椅子太软脱了鞋踩上边蹲着,危险呢!也不会用马桶,把个优雅的厕所搞得个乱七八糟,一口一口的浓痰就往地毯上吐……有次飞东京,因飞机误点,一个乘客述把我们乘务员脸上打得半个月没消肿。顾客是上帝,咱中国的上帝太难伺候!”

令人惊诧的是一个有着24年飞行历史、创造了68万人次吞吐量、四亿公里航程的中国头号“空姐”培训中心,竟没有一套基础理论教材;现有的两本厚厚的教材,来源于中国从1955年招收的第一批空姐到现在的第一手感性材料!这里,应万分地感谢原两航起义人员的太太们。现在的一切都是那时一条一栏传下来的经验!

1988年4月,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为提高飞机乘务员的素质,决定从首都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收20名大学生乘务员。一时间,社会舆论褒贬不一。清华大学某应届毕业生G准备跨入“空姐”队伍的前一天,广州——香港航线摔了飞机,机组里一名空姐死了。

G的雄心一下成了漏气皮球,于是,蓝天白云变成了电子机房的白大褂儿!

现在民航的“空姐”正逐渐被社会认识,反向性大于正面的积极性。不安全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市场,特别是现在合资性大饭店越来越多,旅游业正呈发展之势,收入也不比成天让父母提溜着心的“空姐”少。于是“空姐”难招的问题于80年代末便已初露端倪,而到2000年,“空姐”还是中国的金饭碗吗?

中国民航局规定:“空中乘务员40岁为这个职业的生命极限。从18岁到40岁,当她们将生命的黄金时期奉献给蓝天之后,“退休空姐”在地面上干些什么呢?

有二十年飞行记录的“老空姐”W如今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合资性质的某航空公司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机遇、才华的撞击使她赢得了自我飞跃。在航务部食堂科、会计室、乘务训练科、业务科、飞机客舱部,一大群完成了以青春为代价的“空姐”使命的老大姐们,继续忙忙碌碌。“飞了二十来年,一下来,我们干什么都得从头学,那滋味挺难受。还得忍受世俗的刀子嘴。但是,自己走自己的路,什么时候我都骄傲,因为我曾是千里选、万里挑的中国‘空姐’!”这不仅是老空姐R的话。

原载《当代》1991年第1期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