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新世纪文丛》
在线阅读 收藏

1989年之后,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流派、风格及文学价值观念沿革和艺术手法变过的著作时有出版,但大多是一些评论家的单篇文章的结辑,难见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1991年6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世纪文丛”,共十本,由汤学智、杨匡汉、张德祥主编。《〈新世纪文丛〉序》称:刚刚过去的八十年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是充满开拓创造精神的十年,也是积极改革、辛勤建设、深刻变动的十年……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上,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和发展。……综观十年文学,既造就了一批富有使命感,热爱祖国、敢于探索创新的优秀作家,又产生出许多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艺术精湛的艺术作品,的确成就巨大。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一时期文学的进步和发展,带有‘文革’及其前的那些年不可比拟的性质,是那个时代所无法实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它喻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新世纪’。”这套丛书,正是要从多侧面系统地认真研究和总结八十年代文学进程的历史根源、艺术规律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促使文学的健康发展。因此,“文丛”的立意是“立足于建设、着眼于陶金。”“文丛”10本书为:张炯《新时期文学格局》、曾镇南《思考与答问》、杨匡汉《矫矫不群》、张德祥《悖论与代价》、洪子诚《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周政保《泥泞的坦途》、孟悦《历史与叙述》、王徘《女性与阅读期待》、董之林《走出历史的雾霭》及古继堂:黎湘萍合著的《台湾地区文学透视》。这十本著作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或不同的艺术层面勾勒、梳理、论述、概括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探讨新时期十年文学流变的开拓性内涵及意义。每一书构成一个独立学术范围,但作为一个整体,八十年代文学的全貌就不能不尽收眼底,且这种整体全貌不是从一个角度获得,而是从多种角度、多种侧面的观照和阐释中获得,其学术价值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十本书的相加,应当说,把对八十年方文学研究的水平从整体上推向了学术化,也就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广度和深度。

《新时期文学格局》与《思考与答问》二著,都从宏观角度、鸟瞰式地提纲挈领地把握十年文学格局,首先给读者以文学之概貌,资料的占有也相当丰富。《新》著从“五四”以来新文学的三次历史性转折论述了新时期文学这次历史转折的特征和意义,进而勾勒出这一时期文学呈现的诸种思潮和现象,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文化寻根”“军事文学”、“城市文学”、“通俗文学”乃至历史题材文学以及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等等方面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出了整体描述,在阐发现实主义这一文学创作主潮的同时,指出了文学创作存在的多种探索的格局。有一定的系统性。《答》著则侧重对文学现象的论析,探讨其演变的内在规律,体现出著者独有的深刻思考痕迹。从文学发展的态势、存在的问题、前景与道路及文学批评的意义与存在的三大时弊等方面对新时期文学进行了动态的和静态的考察。纵横捭阖,畅达犀利,显示了论者一贯的为文风格。

除了这两部整体的宏观著作之外,其余的著作基本上是在宏观的视野内对八十年代文学的某一个侧面进行微观细察,究深论详,把论题引向深入,引向具体。《悖论与代价》“对八十年代中国文学呈示的纷繁驳杂的思想情绪、矛盾交织的心理状态和种种精神现象进行分析,寻绎其演变轨迹,探究其社会历史根源。通过对文学中的精神现象的分析、寻绎、探究以观照八十年代整个民族的心路历程,观照民族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基本心态以及民族灵魂深处的基本矛盾与社会历史矛盾运动的内在联系”。论者把文学作品看作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心态、情绪、精神的外化存在,因而把文学作品当作思想资料,从思想史的角度阐释其中种种精神现象的生成及价值,并指明它与社会历史矛盾运动之间的必然关系,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论者从“理性的觉悟”、“情感的惰性”、“认识的困境”、“生命的躁动”及“历史矛盾与心理定势”等五个方面归纳了种种精神现象与社会、历史、文化间的关系。《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透过八十年代的文学创作着重探讨作家的“自我意识”,也可以说是从“创作心理”的角度揭示这一历史时期作家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及促动作家创作的情绪力量,并进一步探讨它与艺术价值构成之间的得失关系。论者从“感伤姿态”、“寻根趋向”、“忏悔意识”、“超越渴望”四个方面建立起论述的支点,辐射开来,涵盖作家“自我意识”的各个层次。《矫矫不群》则集中研究八十年代文学的新变;何处新变,怎样新变,变向哪里。论者从“追寻崇高”、“迷濛之美的重新审度”、“文体建设的实证分析”、“创造性思维与艺术”、“发展‘运动着的美学’”、“前瞻的文化视野”等几个环节,论述了八十年代文学的创造性进程,既充分地展示出这一时代文学“矫矫不群”的艺术追求,赋予“矫矫不群”“以时代的内含和美学的价值”,但又不是无原则的宽容,没有美学价值的“为新而新”的倾向也仍在著者的批评视野之内,因此,论者严格地以艺术创造为出发点,“既鼓励创造又提升标尺”,问题就被引向了更高的美学境界。《泥泞的坦途》从现实主义的美学范畴考察了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演进变述。把五、六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进行详尽比较,梳理出现实主义的流向轨迹。论者以“阐释的可能性”、“理解的背景”、回顾与梳理”、“新的创造与实验”、“中国当代现实主义的前景”五个章次完成了论述,尤其是对八十年代现实主义文学创造的论述新颖独特。《历史与叙述》“正是为了直面一个由新时期的历史和文学所提出的问题,即文学(叙事)的形式与特定社会历史内容的关系问题”。八十年代以来,文学的叙事形式、叙事观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系统性的研究尚未见于专门的学术著作,这本《历史与叙述》的专门研究就别具学术意义。论者在“孤独历史中的故事”和“‘铁屋’开裂时分的故事”两章中从宏观角度对历史事件的存在与叙事的可能性及叙事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理论探讨,在“恻隐之心与历史理性”、“文人体验中的中国生存,“荒野中弃儿的归属”、“记忆与遗忘的置换”、“从历史的拯救到历史的诊断”几章中论述几位八十年代小说家的创作,“寻求其叙事与历史发生关联的独特方式,以求将叙事以历史的问题引向具体和深入”。《女性与阅读期待》不是对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简单借用,而是以“女性”视角对八十年代文学的观照,“从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中寻找和输入一种阐释女性阅读期待的分析”。女性文学批评意识、态度、策略具体地融化在对八十年代文学(尤其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女作家的文学创作)的读解期待中,的读解期待中,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内含都具体化在论者的“女性阅读期待”的批评叙述之中。《走出历史的雾霭》是对八十年代文学中独有的文学现象即“知青文学”的专门研究。“知青文学”是一代人历史的文学投影,论者从创作主体创成到作品描写对象世界构成,严格地界定了“知青文学”的概念和内涵,冷静地提供了这一文学现象发生的社会政治背景及文学演进的轨迹,并对其文学价值和意义在历史的与美学的价值范畴中进行实事求是的探讨和评估。《台湾地区文学透视》是这套丛书中唯一一本以地域文学为研究目标的著作。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对其文学现象的研究当然不能排除在中国文学研究的范围之外。但因几十年来台湾与大陆之间的阻隔,致使其文学发展与大陆文学呈分流状态,有其相对独立的流程,因此,这本《台湾地区文学透视》一方面从宏观上描述它的流变过程,另一方面又从微观上研究其特征,而且,这种研究始终建立在与大陆当代文学的比较之中,史论互见。

因为研究者的角度不同,致使研究者对同一文学现象的价值判断不尽相同,作为学术见解,当然不能强求一律,即使有分歧,也只能通过争鸣讨论去伪存真。因此,在这套丛书中,自然地存在着这种分歧现象,也不足为怪,只能说明编著者及出版者尊重学术个性的学术气度。

张翔《〈新世纪文丛〉概要》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