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纪念鲁迅110周年诞辰学术讨论会
在线阅读 收藏

1991年9月24日—28日,在北京召开了纪念鲁迅110周年诞辰学术讨论会。

纪念鲁迅110周年诞辰组织委员会负责筹办这次全国性的纪念活动。组委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和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5个单位联合组成,林默涵、贺敬之任主任委员。

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正式代表100人,特邀代表6人,列席代表11人。24日上午,他们参加了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纪念大会,听取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作的题为《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的重要讲话。当日下午,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玛拉沁夫主持了学术讨论会的开幕式;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致开幕词;文学界的老前辈、鲁迅生前好友、86岁高龄的黄源老先生作了发言。

汝信在致词中阐明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中华民族新文化方向的重要意义后说:鲁迅的著作和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学习鲁迅,研究鲁迅是我们当前发展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这当然并不排斥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面来研究鲁迅,不排斥对有关鲁迅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在鲁迅研究中,同样应该贯彻双百方针,通过学术讨论,交换意见,才能对鲁迅做出更为准确的科学的评价。

他说:鲁迅研究如果从1913年恽铁樵对鲁迅《怀旧》的评点算起,已经有七十年的历史,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既有丰硕的学术成果,也有值得记取的经验教训。值得欣慰的是,鲁迅研究正在走向成熟,并且从国内走向世界。在许多国家里,随着鲁迅著作译本的出版,也陆续发表了不少研究鲁迅的论著。鲁迅研究正在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问。鲁迅的文学遗产和鲁迅精神的发扬,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他充分肯定了为迎接鲁迅诞辰110周年,1991年在国内先后召开的三个小型学术研讨会:一个是在郑州召开的《鲁迅的革命精神》研讨会;一个是在曲阜召开的《鲁迅与孔子》学术讨论会;一个是在长春召开的《海外鲁迅研究》研讨会。认为这三个会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成为这次全国性的学术盛会的前奏。

提交这次会议的学术论文计45篇,它们是从156篇应征论文中遴选出来的。此外,提交大会的还有《当代鲁迅研究史》(袁良骏)、《籍海探珍》(赵英)、《鲁迅藏书研究》(鲁迅博物馆)等专著、专集6部。论文作者大多数是青年学者,这是与过去历次全国性鲁迅研究学术会议不同的。在五天的学术会议中,共有42名老中青学者做了大会发言,90%的学者做了小组发言。会议始终坚持了健康、纯正的学术品格。大会的另一突出特点是老一辈学者与青年学者的感情交流,王士菁、杨占升等老一辈学者对青年学者奖掖有加,语重心长,青年学者则对学术前辈虚心聆教。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团结奋进,展示了鲁迅研究的希望和未来。

大会由组委会秘书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袁良骏主持,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陈涌做了题为《关于鲁迅思想研究》的学术报告,组委会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林非致闭幕词。

这次学术会议涉及的问题较广,概括起来有七个主要方面:一是有关鲁迅的方向、人格、精神;二是鲁迅的文学道路,不同时期的文艺思想;三是鲁迅对传统和中西文化的选择;四是对鲁迅小说、杂文、诗歌创作的研究;五是鲁迅与中外作家和作品的比较研究;六是评价鲁迅在中外文化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七是10年鲁迅研究之研究,和有关海外、港台的鲁迅研究。这里着重介绍如下几个方面。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