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在线阅读 收藏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延礼同志,积三十余年研究近代文学之功著成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是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论述最详尽的一部中国近代文学断代史。全书约一百三十余万字,按照作者自己对于近代文学分期的独特理解,分为三卷,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分册出版:第一卷为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文学(1840—1873);第二卷为资产阶级维新时期的文学(1873—1905);第三卷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学(1905—1919)。第一卷和第二卷已分别于1990年3月和1991年2月面世,第三卷即出。

第一卷48万余言,除《自序》、《绪论》以外,含16章81节,分别记述近代早期作家、流派的创作活动及文学成就,论述了近代早期诗、文、词、小说、戏剧、文学理论等方面的承转和变化,仅列入专章或专节的作家即有70人之多,论及、提及的作家370余人。第二卷14章80节,共60余万言,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和维新运动引发的文学革新运动为主要线索,列述了在文学革新运动的推动下,近代文学在散文、诗词、小说、戏剧、翻译以及文学理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勾勒了这一时期文学的万花争艳、繁荣昌盛的喜人局面。同时论及“同光体”、汉魏六朝诗派、中晚唐诗派、常州词派等。列入专章、专节的作家近50人、论及、提及的270余人。昔梁启超论西方诗家,谓诗动辄数万言,“伟哉!勿论文藻,即其气魄固已夺人矣”。吾视此书亦然。

体大固已可喜,用宏则尤可贵。《绪论》以较大篇幅对近代文学进行了一番宏观审视,以丰富翔实的材料,条理明晰的论证,勾勒了近代文学的规模、成就,并将其特点概括为六个字:“觉醒”、“蜕变”、“开放”。作者认为:近代文学表现了时代的觉醒、文学意识的觉醒、创造主体的觉醒,它是觉醒和启蒙主义的文学,近代文学是古代文学跨向现代文学的桥梁,在许多层面呈现出了过渡阶段“变”的特征,它又是蜕变的文学。近代文学所处的时代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的时代,也是封闭式的文化结构系统开始解体的时代,在中西文化交流和撞击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国近代文学,冲破了封闭的文化系统,更新了固有的文学观念,扩大了自己的审美范围,熔铸了新的艺术特点,从而叩响了世界文学的大门,并最终走向世界,因此它又是开放型的文学。在这个总体认识的基础上,作者着意发掘近代文学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两大主题,探寻文学形式的因变流向。这使本书在肯定了近代文学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的同时,自身也具备了帮助人们了解近代社会的认识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失为一部进行近代史教育的生动形象的教材。

作者还特殊别注意到描述我国兄弟民族近代文学的发展风貌和创造成就,以极大的热情肯定了少数民族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加强民族间感情和文化交的巨大作用,论证了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和双向互补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和文学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作者将满、蒙、壮、回、维、藏、白、彝、侗、土家、布依、哈萨克等十多个兄弟民族三十余位近代作家的文学活动写入书中,打破了过去出版的文学史多系汉族文学史的格局。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

宏观审视基础于微观研究。本书在对具体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的分析评介上甚见功力。作者按照历史的,美学的批评标准,重新审视了中国近代文学创作的成就和历史地位,特别是对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较大影响的流派,如诗界革命派、南社、宋诗派、桐城派、鸳鸯蝴蝶派等,或过去被人忽视而在文学上又确有成就的作家,以及所谓“禁区”均重新给以评价。作者还要求自己具有比较的眼光,在评论一位作家,述论其创作意义和审美价值,并确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时,不以自己主观感觉的好恶孤立地下断语,而是进行“前后左右”的比较,即既与其前代,同代作家相比较,又与同一文派的其他作家相比较,同时注意看他对于后代的影响。这样,通过诸多方位的观照,所得的结论,相对说来,便会更准确一些。

郭延礼同志长期专注于近代文学研究,出版过《中国近代文学新探》、《秋瑾文学论稿》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这些丰富的学殖积累,成为撰著这部《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的基础。因此本书在材料的运用上,或广征博引或考辨推敲,均能得心应手。对于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亦多所摘引,且评析鉴赏,时有新意。这又使本书具备了一定的文献价值和选本价值。

当然,以近代文学之广大浩瀚,此书并未穷尽底蕴。由于在分期问题上见仁见智,因而此书在结构上和论述上亦并非没有讨论的余地。与同期出版的其他几部近代文学史相比较,此书在规模大和材料富上固擅胜场,但在观念和方法上仍难称有重大突破。

这样一部大部头著作,作者误书或手民误植之处,自也在所难免。作者撰著此书原不乏引玉之思,作为一名读者和近代文学研究者,笔者亦不欲作“观止”之叹,至倒希望此书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并且期待着有规模更宏大、内容更丰富、观点更新颖的近代文学史著作问世,以推动近代文学研究向着更广泛更深入的层面发展,

连燕堂《体大用宏 宏微具著—简介郭延礼著〈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