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古典文学学术会议综述
在线阅读 收藏

1990年和1991年古典文学研究界学术活动相当活跃,各类学术会议不下数十个,现择要简介如下。

关于文学史观与文学理论的探讨,是这两年受古典文学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门问题。1990年10月15日至20日,由《文学遗产》编辑部、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等八单位联合举办的《文学史观与文学史》学术讨论会是较大型的会议,一百二十余位学者汇集桂林,就文学史学的基本理论建设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对以往中国文学史编著历程回顾的基础上,大家对今后文学史的编撰,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会议总结中认为,应坚持双百方针推进文学史研究,加强古典文学研究的理论自觉性,提高文学史研究者自身的理论修养与功力。这次会议还就文学史的主观与客观、文学史的当代意识以及文学史著作中的史、论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气氛活跃的讨论。

1991年7月1日至6日在大连召开的《全国文学史理论问题研讨会》,是桂林会议的延续和深化。这次会议,在关于文学史的理论建构与再现历史原貌的关系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何谓历史的“原生态”,有无可能重现和构建“原生态”等问题,大家发表了不同意见。有的学者提出,文学史的规律应该是在坚实的客观基础上提出来的,文学史的研究所面对的是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文学作品和作家的文学活动,因而充满了随机的、偶发的现象,揭示其中的因果关系,做到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是文学史研究的正确方法。

关于文学史研究的“当代意识”问题,有的学者提出,真正的当代意识是应站在更高的哲学角度来审视当代,通过对历史的把握而通向未来。也有学者强调,当代意识也就是现实感,现实与历史紧密相连,现实感也就是历史感,不能离开历史而空谈未来。

关于文学史家的主体条件,仍是这次会议上受欢迎的议题之一。此外,关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也有着不同意见的热烈争论。

随着“文化热”的兴起,文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也越来越为古典文学界所重视。1990、1991两年,全国各地有不少在会议名称上即冠以“文化”二字的古典文学学术讨论会。如中国文学与文化讨论会,1990年12月在哈尔滨召开,由黑龙江社科院文学所等单位发起组织。这是1989年底东北地区中国文学史问题讨论会的继续。会议着重讨论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文化的多元性是文化、文学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中国文学自身具有许多特点,如艺术家与政治家相兼;如往往把对人、对自然、对哲学研究的范畴移入文学,等等。因此,中国文学史的建构也应坚持方法论的多元化原则,力避思维方式的雷同。

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北京大学古文献所、四川大学古籍所联合发起)于1991年7月29日至8月5日在成都举行。内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法律、教育、书画艺术、士风民俗诸方面。其中与文学有关的论题涉及宋代文化繁荣的原因、对宋代士风、宋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估价以及宋代文化总体特征等。直接研究宋代文学的论文数量也不少,或总论宋诗特征,或分论著名诗人,亦有论析宋词、宋代小说的专题发言。有些观点,如认为宋词是“美人情结”,是“宋代士人的隐私日记”,在会上引起争鸣。大会认为宋代文学研究近年有较大进展,《全宋文》、《全宋诗》编纂出版工作进行顺利,令人欣喜,但总的说来,宋代文学研究比唐代文学研究基础薄弱,需要大力加强。

西北师范大学1991年暑假期间举办中日学者汉文化学术讨论会。中日学者就中国古典文学、敦煌学等方面进行专题研讨和广泛交流。日本方面提交了《老庄思想与佛教思想在白居易诗文中的演变》(下定雅弘)、《禅宗思想与王维的诗歌创作》(衣川贤次)等论文,中国方面的论文涉及《长恨歌》主题、杜甫及其诗、禅宗与唐代文化以及敦煌学现状等。

在这两年中,古典文学界召开的大型国际性学术讨论会还有由山东大学主办的首届国际赋学讨论会。该会1990年10月15日至20日在济南召开,专家们围绕着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展开热烈深入的讨论。讨论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两汉赋体文学繁荣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其特征、价值,其中包括对两汉赋文及赋论的许多具体考辨论析,显示了我国当代赋学的最新成果。二是关于拓宽研究范围,即将赋学研究由汉代向下延伸,对从魏晋直至明清的赋体文学进行全面探索。有的同志提出了编纂《历代辞赋总汇》的设想。除此以外,还探讨了赋对于其他文体如对盛唐诗歌等的影响,以及律赋与八股文的关系等问题。

中国唐代文学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21日至25日在南京举行,这是江苏南京大学等五所高等院校,受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的委托,联合主办的。

这次会议既有关于唐诗的审美特征以及唐诗分期等宏观研究,也有对唐代某一阶段的文学风貌的研究;既有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文学大家的研究,也有对中小作家生平事迹的考订;既有对唐代小说、唐诗声律等专题的研究,也有涉及唐代文化与文学关系、唐代文学与佛教、道教的关系等研究。与会者,不论是中国大陆的代表,还是来自港台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的代表,都提交了论文,並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

1991年5月25日至29日在南京又召开了一次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华书局主办的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对过去十年内唐宋诗词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设想。国外学者介绍了唐宋诗词在域外的研究和传播情况。代表们认为,过去十年内,唐诗的研究二方面出现了富有新意的学术著作,另一方面资料工作得到重视,文献整理成果丰硕。唐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呈现出走向综合的新特点。宋诗的研究,除了基础工程的建设外,对宋诗总体特点和发展规律、宋代诗人研究、宋诗体派研究等方面,成绩都很突出。虽然相对唐诗和宋词的研究来说,尚显得比较薄弱,但宋诗研究毕竟已走出了误区和低谷。这次会议还就研究方法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发杨中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加强与当代生活的联系,处理好纯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等论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

敦煌学历来是受海内外学者关注的学科,1990年10月8日至14日,由中国敦煌研究院主办,在敦煌莫高窟举行国际性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日本、美国、英国、德国印度、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代表,如上大陆及台湾的学者,共约二百人,除对敦煌文学的研究外,这次会议还分的研设了艺术、石窟考古、史地宗教遗书等门类究。

这些国际性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活跃了国内古典文学界的学术空气,也大大有助于域外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开展。1990年6月在美国缅因州召开了国际词学研讨会,就诗学与美学、宋词与女性主义、词学批评与考订、词学研究之未来等问题展开讨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十六位代表出席了会议。1991年6月新加坡举行了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国际会议,来自世界各国的约三百名学者,就文学、语言、历史、哲学、华文教学等方面,宣读了论文並展开计论。

1990年至1991年度,海峡两岸的学者不止一次聚会,共同探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有关问题。1990年2月8日至11日,在石家庄“首届海峡两岸之曲研讨会”上,有120余名海峡两岸学者,接受东道主河北师范学院的邀请,就元曲源流、元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的成就等论题,展开了自由而热烈的讨论。

1991年9月4日至6日,由扬州师院等十三个单位共同发起的“首届海峡两岸散曲研讨会》在扬州举行。提交大会的论文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关于散曲的产生及其形态的流变发展;关于元明散曲的专题研究;关于散曲作家、作品的研究。代表们普遍感到,经40年分隔,海峡两岸学者的学术研究角度和方法都已形成各自的特点。这次会议的交流,不但促进了相互的了解,而且收到了取长补短之效,这必将会促进海峡两岸散曲研究的新的繁荣。

1990年和1991这两年中,国内还举办了多次有关某一时期、某一文学样式或某一作家、作品的学术会议。

由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及淮北师专等单位发起的首届辽金文学研讨会,于1991年10月7日在曾经是辽西京的历史名城大同召开。通过这次会议,与会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对于辽金文学的总体面貌和特征,有了更深的认识,认为决不能低估了辽金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会议还就金代文学思想、文学分期,金代散文成就、宋金文学的交流、金代词的成就以及文学流派等问题,进行了中心发言和广泛的讨论。会议还特别强调首先应对辽金时期的诗文总集、别集进行整理、校勘,作好最基础的工作。辽金文学研究历来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今后辽金文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991年6月5日至7日,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发起召开了元代文学学术讨论会,与会者从元代诗文、戏剧、散曲、小说等各方面,介绍了自己新的研究成果,並就元代的社会矛盾、宋元诗学对元代文化的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代表们深感要强化元代文学的理论研究,注重理论研究与文学文献资料整理的相互结合。

中国首届诗话词话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10月底在桂林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广西师大、湖南师大、中国韵文学会词学研究会等六个单位共同筹备召开的。中心议题是:中国诗话词话的理论价值和学术地位。会议检阅了诗话词话研究方面的成就,提出将诗话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不同层面进行研究。

1987年曾在苏州市召开第二次全国冯梦龙研究会。四年后,1991年10月在同一地点举行的中国俗文学学术讨论会上,冯梦龙仍是重点议题。代表们普遍认为,几年来,对冯梦龙政治、文学、哲学思及宗教观、妇女观、伦理观等分门别类的研究,都取得了进展,作为冯学研究基础的冯梦龙著作,已大量整理出版,这大大促进了冯梦龙研究的深化。今后要为实现三个“扩大”而努力,一是研究课题要扩大,继续对冯氏作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二是研究领域要扩大,把书面材料和文物考古研究结合起来;三是研究效果要扩大,以之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这次会议还就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俗文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王维的思想和诗歌进行研究”,这是1991年5月在西安召开的“首届王维诗歌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的共识。这次会议由西安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和蓝田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会议涉及了王维的隐逸思想、奉佛观念、王维诗歌的审美特征等。並在会上成立了隶属于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的“王维研究会”。

关于晚唐诗人李群玉的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9月21日至25日在湖南常德召开。发起单位是湖南省古典文学研究会、常德市文联等。会议讨论的内容主要有一:李群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李群玉在当时诗坛上的实际地位要高于现在的文学史著作中给他的地位,应更准确客观地对李群玉作出评价。二,李群玉诗歌的题材内容及艺术风格。此外还有关于李群玉生卒年和生平要事的考证、李群玉诗歌版本和诗句注释的研究等。这次会议充分肯定了对李群玉诗歌进行研究的意义,特别提出这与研究中国文学发展的地域推移规律的关系。

宋代作家苏轼、秦观、李清照、辛弃疾,一直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备受关注,这两年中有关他们的学术会议就有数次。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9月在陕西风翔举行。会议集中讨论了苏轼的人生态度、苏轼诗文的艺术特征,均在前几次讨论会的基础上有所深化。此次会议还专门探讨了苏轼在风翔的创作,有的认为风翔时期是苏轼的一个重要的创作准备和积累时期,也有代表则认为,风翔时期已是苏轼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关于秦观的第三次学术讨论会是在1990年10月湖南郴州举行的。会议筹备工作充分,郴州市政协注释了秦少游策论五十篇,编印了《秦淮海策论详注》,会议筹委会编印了《郴州淮海帖》。代表们就秦观策论、诗词作品的特色和价值以及作家的气质人格等进行了认真切磋。

1991年五月底、六月初,山东菜州市迎来了不少宋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此举行。除学会建会工作外,会议还对这两位山东籍杰出词家的作品进行了学术探讨。

晏殊、晏几道、杨万里等宋代作家,这两年也颇受重视,召开了关于他们的专题学术讨论会。江西省文联等六单位,在晏殊诞生一千周年之际,于1991年11月在江西临川举行二晏(晏殊、晏几道)学术讨论会。会议充分而公允地评价了晏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影响,称他为诗文革新运动的助产士,是北宋初期政坛、文坛和教坛由低谷走向回升转折时期的重要人物。並肯定了晏殊在文学通俗文化方面的作用,评论了晏殊词特殊的艺术思维模式。与会代表对晏几道的小令词创作也进行了认真的探讨,认为他的令词扩展了词的艺术时空的跨度和容量,他的令词成就值得纳入文学史发展长流中进行全面地研究。

关于杨万里的首届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韵文学会诗学会等八家单位共同组织发起,于1991年11月在永州召开的。对于这一位历来评价不一的宋代作家,代表们表现出极大兴趣。有的充分肯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独创性,有的代表则从仁、诚、乐三个理论范畴着眼,对杨诗作出独特的审美批评。这次会议还对杨万里的诗论、杨万里诗歌分类、他的绝句、讽刺诗以及词作,进行了探讨。在这次会议所提交的论文中,出现了不少精辟的新见解,显示了宋诗研究中“重陆轻扬”格局的突破。

为纪念金之作家元好问800年诞辰,1990年8月,在他的故乡山西忻州举行了学术研讨会。代表们高度评价了元好问多方面的文学成就,探讨了他生平思想中的一些问题。有的代表指出,对元好问的诗歌作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必须揭开金源诗歌的整体面貌,只有把作家放到大文化背景中去考察,才能对他有更深刻的理解。

全国第六届、第七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分别于1990年9月在四川绵阳、1991年10月在湖北江陵举行。这两次会议讨论了《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认为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提出了“三国演义文化”的概念。会议还讨论了《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和审美价值,《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以及《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年代和版本等问题。

1990年和1991年还先后在临清和吉林长春召开第四届和第五届《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围绕着这一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特色的作品的诸多问题,如作者、版本、主题、人物形象、语言特征等,与会者发言踊跃,颇多争论,通过学术交流更加深了对这部作品的认识。

1990年9月19日至23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中国旅游文学研究会第四届年会,次年秋天,在浙江温州又召开了第五届年会。会议采取理论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就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旅游文化事业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1991年12月9日至14日在昆明召开的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讨论会,不但在时间上处于91年的末尾,而且在内容上也带有某种小结的意味。此会由《文学评论》杂志社与云南省七所高校联合发起举办,全国各地60余位学者出席。

这次会议充分肯定了新时期以来的古典文学研究,指出摆脱极左思想束缚,突破禁区,拓宽研究领域,研究视角的全方位展开和方法的多样化,把古代文学研究同文化研究相结合等是古典文学研究面貌改观和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会议从各个方面具体论证了新时期以来古典文学研究的成绩,如文学古籍的整理、文学古籍的笺释、鉴赏和翻译,如对汉赋、宋诗、辽金文学、清词等领域的重视,如大量二、三流作家的被注意、又如对古典文学文化内蕴和发展嬗变规律的理论探讨,又如一支老、中的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的形成,等等。回顾以往令与会者心情振奋,对未来充满信心。

会议也指出了新时期以来古典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那就是一方面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统照古典文学研究,另一方面又要提倡从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多种方法来进行研究。古典文学工作者需要钻研自己的专业,同时要注意提高理论素质,加强历史哲学和艺术哲学的学习,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将古典文学、古代文论和文化哲学结合起来,并且以时代精神和主体意识去审视文学遗产,努力寻找古典文学与现实社会人生的契合点,从而使古典文学进入当代人的文学知识体系,获得它在当代生活、当代文学和当代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建设中应有的价值和地位。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