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东邻惠州、博罗,南连深圳,毗邻香港;西与番禺隔海相望,北靠广州,位于穗港澳经济金三角的中间,从广州通往深圳的高速公路、铁路、水路都贯穿境内,是我国南方与香港及太平洋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通道和出口基地。
东莞市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长无冬、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温差小及季风明显等特点,常年可耕作。但也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霜冻的侵袭。按平均气温<10℃为冬季,>10℃~<22℃为春秋季,>22℃为夏季的气候特征划分季节,东莞市则没有气候意义上的冬季。
东莞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形属平原丘陵型。东南部多山岭,尤以东部为最,且集中连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米~600米之间,坡度30°左右。中部为丘陵台地区,以成片低山丘陵为特色。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在30~80米之间,是地势起伏和缓,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是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低洼,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
市境的96%属东江流域。东江干流自博罗、惠阳之间入境后,沿北部自东向西至桥头镇新开河口,有发源于深圳宝安石马河流入,至企石镇有企石河流入,至石龙镇分出南支流后,续流经石滩与来自增城的支流汇合,经市境的大盛注入狮子洋。南支流向西南,在峡口接纳市境中部的寒溪水后,续流经石碣、万江、道滘至沙田的泗盛,注入狮子洋。
综观东莞的自然环境,基本上可分为两大自然地理区,(一)东江平原及三角洲区;(二)中部和东南部山丘区。东江平原及三角洲区是东莞市主要平原地区,也是主要农业区域,由于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区域,故热量比广州更为丰富,对本市发展农业极为有利。该区分布于市区北部东江干流南岸和市区西部东江三角洲地区,故可细分为两个不同小区,即东江泛滥平原和东江三角洲。前者以易受洪水威胁的低洼埔田区为主,排水是首要工程,1958年开挖东莞运河以解决涝害。东江三角洲以石龙为顶点,分南北二支流;北支流经新塘、麻涌入狮子洋;南支流经东莞厚街入狮子洋,其间有一级至三级河发育,成东江三角洲放射状河网区。三角洲平原是水稻和香蕉生产基地。三角洲外缘地区易受咸害。沙田不断发展,有利于农业耕地的增加,三角洲沿岸更是深水港良好基地。中部和东南部山丘区——这里是以低丘、台地为主的半山区,东南部属低山和中山(800米以上)地区,为石马河、寒溪水等暴流性山溪发源地。由于山地可截水量,故成为小河源头,除沿河有水稻土外,大部耕地以旱地、坡地为主,以草坡为多。东南冈丘区有898米高的银瓶咀山地,坡度达35度以上,云雾多,故山顶已有黄壤分布。热带季风雨林残迹仍可见到。
本市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季风常绿林,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部分偏远山区有较为完整的以樟科、桑科、茶科、壳科、五加科、金缕梅科等树种组成的次生林群落,大部分山地都有人工栽培的松科、杉科、桃金娘科、樟科、木麻黄科、无患子科、白兰科等树种。林下以灌木和蕨类植物为主,攀缠植物随处可见。山地植物多组成马尾松——桃金娘——芒萁群落和马尾松——鹧鸪草群落。荔枝、龙眼等果树均可在本市正常生长。
境内生物资源丰富,其中分布于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带的野生哺乳类有水獭、野猪、山羊、穿山甲等十多种;鸟类43种;鱼类分属2纲15目38科共134种。此外,每年春秋二季还盛产禾花雀(黄胸滘)及禾虫(疣吻沙蚕),沿海地区的沙田,道滘等地厨师精心制作的“三禾宴”(禾虫、禾花雀、禾化鲤)脍灸人口,驰名海内外。
本市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钨、锡、钼、铋、锰、铜、硫铁等,但因品位低,储量少而尚未开采。此外,还有水晶石、钾长石、花岗石、片麻岩、腐殖酸土、黑白粘土、河沙等。最近,有关专家发现中堂镇“东向块段”盐矿储量丰富(约为5000万吨),开采前景良好,对促进市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