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中国就业发展报告(2022)

《中国就业发展报告(2022)》是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的就业发展年度报告,包括总报告和五个专题篇,共22份研究报告。全书分析了我国就业的当前总体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分别就人口发展、数字化对就业的影响,企业招工难,劳务品牌发展,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新就业形态发展与治理,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状况,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等进行了专题研究。

总报告以翔实权威的数据分析了2021年以来就业形势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就业政策的进展以及就业发展的下一步走势与政策建议。总报告指出,在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外部环境不确定、复苏发展不平衡、疫情影响长期化等条件下,我国就业形势仍保持总体基本稳定。但在多重压力下,市场需求收缩,企业稳岗困难,就业增长动能减弱,失业水平阶段性攀升,结构性失业风险显著加大;互联网平台、金融、网络教育培训等部分新兴服务业承压;东部地区和头部城市劳动力市场波动剧烈;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群体和部分白领群体就业困难加大。下一步,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仍具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但也仍面临周期性、结构性、摩擦性和政策性多重因素影响叠加的复杂局面,需要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平衡宏观经济目标和政策,在稳定宏观基本盘的基础上,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群体,加大结构性政策支持力度,消除毕业生就业“堰塞湖”、扩大农村劳动力“蓄水池”、做活灵活就业“周转池”,防范系统性、规模性失业风险的发生。

人口发展、数字化对就业的影响,以及企业招工难是2021年就业宏观层面的热点,本书专门组织了几篇研究报告。一篇以“七普”数据为基础分析人口变化对就业的影响与对策;一篇基于对支付宝平台的调查,分析数字化的就业影响;另一篇则以珠海市企业为例,分析招工难问题。下一阶段,劳动力市场仍将面临人口结构深刻变化、数字化发展、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影响及挑战,要坚持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大力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更加重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功能作用,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确保就业工作稳定向前发展。

2021年是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年,本书针对目前公共就业服务需求、劳务品牌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数字化改革创新、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规范发展、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等进行专题研究,为就业服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是近几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各界都很关注的现象,本书针对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就业质量、权益保障和就业服务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提出建立符合新就业形态特征的劳动标准,健全平台与劳动者的平等对话机制,优化平台管理制度,发挥行业协会和工会的作用等对策建议。

本书还对灵活就业群体、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状况、就业评价体系、就业突出问题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本书分析了“十四五”时期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趋势,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就农民工技能提升的经验与挑战做了专题分析。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