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发展报告(2022)》是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的就业发展年度报告,包括总报告和五个专题篇,共22份研究报告。全书分析了我国就业的当前总体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分别就人口发展、数字化对就业的影响,企业招工难,劳务品牌发展,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新就业形态发展与治理,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状况,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等进行了专题研究。
总报告以翔实权威的数据分析了2021年以来就业形势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就业政策的进展以及就业发展的下一步走势与政策建议。总报告指出,在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外部环境不确定、复苏发展不平衡、疫情影响长期化等条件下,我国就业形势仍保持总体基本稳定。但在多重压力下,市场需求收缩,企业稳岗困难,就业增长动能减弱,失业水平阶段性攀升,结构性失业风险显著加大;互联网平台、金融、网络教育培训等部分新兴服务业承压;东部地区和头部城市劳动力市场波动剧烈;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群体和部分白领群体就业困难加大。下一步,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仍具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但也仍面临周期性、结构性、摩擦性和政策性多重因素影响叠加的复杂局面,需要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平衡宏观经济目标和政策,在稳定宏观基本盘的基础上,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群体,加大结构性政策支持力度,消除毕业生就业“堰塞湖”、扩大农村劳动力“蓄水池”、做活灵活就业“周转池”,防范系统性、规模性失业风险的发生。
人口发展、数字化对就业的影响,以及企业招工难是2021年就业宏观层面的热点,本书专门组织了几篇研究报告。一篇以“七普”数据为基础分析人口变化对就业的影响与对策;一篇基于对支付宝平台的调查,分析数字化的就业影响;另一篇则以珠海市企业为例,分析招工难问题。下一阶段,劳动力市场仍将面临人口结构深刻变化、数字化发展、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影响及挑战,要坚持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大力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更加重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功能作用,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确保就业工作稳定向前发展。
2021年是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年,本书针对目前公共就业服务需求、劳务品牌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数字化改革创新、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规范发展、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等进行专题研究,为就业服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是近几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各界都很关注的现象,本书针对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就业质量、权益保障和就业服务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提出建立符合新就业形态特征的劳动标准,健全平台与劳动者的平等对话机制,优化平台管理制度,发挥行业协会和工会的作用等对策建议。
本书还对灵活就业群体、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状况、就业评价体系、就业突出问题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本书分析了“十四五”时期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趋势,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就农民工技能提升的经验与挑战做了专题分析。
李双: 副主编,现任中智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副总经理,中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委员。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率领公司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保持领先地位,2021年公司位列“上海企业100强”第20位、“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第10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经验丰富。深入参与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中央企业人才规划、中央企业人才梯队搭建等重要课题研究,长期为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中央国企等单位提供高端智库服务。
熊颖: 副主编,1984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红海人力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越秀区人大代表、广州市工商联执委、广州新侨联谊会副会长等,积极推进红海人力集团品牌化和专业化。2016年被评为广东省“首届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和越秀区重点企业杰出产业人才;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企业家,和越秀区重点企业杰出产业人才;2019年被评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021年被评为广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
陈云: 湖南娄底人,博士,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就业创业与社会政策科研工作。长期负责就业形势分析,开展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业状况调查。近年先后完成“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就业策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专题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政策”“就业结构性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积极就业政策评估”“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研究”“‘十三五’时期就业与经济增长”“加强新就业形态扶持问题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就业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国就业40年改革发展研究”“深度贫困地区人社部门脱贫攻坚工作对策研究”“完善就业制度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研究”“中国特色就业理论发展与实践”“就业优先政策及实施路径研究”“建立就业扶贫长效机制研究”“我国新就业形态协同发展与治理研究”等各级各类课题数十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合著编写《当前就业热点问题研究》、就业蓝皮书、社会蓝皮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国外就业理论、实践与借鉴》等著作20余部。
莫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全国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劳动》主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北京经济学院劳动经济系,曾在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做访问学者。1988年开始进入政府科研机构研究劳动就业、职业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民生保障、国际劳动保障等理论政策问题,先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省部级重点课题,以及国际组织、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课题等200多项,在《人民日报》《求是》《管理世界》等报刊发表论文350余篇,出版著作20余本,主持完成10多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规划,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就业蓝皮书、第一部“家政蓝皮书”——《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