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文学艺术与社会主旋律”座谈会
在线阅读 收藏

《中流》杂志社、《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联合邀请部分作家、理论家,日前在京举行了“文学艺术与社会主旋律”座谈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中流》主编林默涵到会讲话。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上海考察工作时响亮地提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应当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旋律”。与会同志认为这个指示非常及时,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与会同志指出,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有历史发展的主潮,都有它的时代精神,因而也都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旋律。我国宪法明确写道:“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这明确规定了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导向。作为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文学艺术,应当努力突出主旋律,发展多样化,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的优秀作品,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

与会者指出,我们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艺术必然是多层次多成分的。在文艺领域,我们要有所提倡、有所允许、有所反对、有所禁止。我们不赞成唯心主义,但对唯心主义不是简单地采取禁止政策。主旋律和多成分的关系,涉及到思想文化领域的统一战线问题。在这方面,历史教训是值得记取的。当年鲁迅曾呼吁在抗日的前提下文艺界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同时又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既举起抗日统一战线旗帜,又坚持左翼文艺运动的旗帜。有人曾给鲁迅加上“另提口号”的罪名,但毛泽东是赞成鲁迅主张的,认为鲁迅既坚持抗日统一战线、又坚持无产阶级的“艺术上的政治独立性”。

与会者还指出,文艺的主旋律也可以理解为无产阶级文艺或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流意识,在根本上是毛泽东说的“艺术上的政治立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做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要求文艺家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求无产阶级文艺“表现使生活走向社会主义的东西”,可以说是他们共同的主张。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同志也一再强调:“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重温这些教导,对于我们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主旋律的指示,是有深刻的启发意义的。

与会同志认为,“突出主旋律、发展多样化”不仅与“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是根本一致的,而且它就是贯彻落实“二为”、“双百”的具体保证。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文艺战线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高扬主旋律,发展多样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果。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大丰收,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报告文学的大丰收,就是具体明证。实践证明,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全面繁荣的有力的思想武器。那种断言突出主旋律就不可能发展多样化,必然导致题材的狭窄化的论调,是没有根据的。

与会同志认为,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强调“突出主旋律,发展多样化”,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观念变革,带来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开拓意识的增长;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商品交换关系渗透到人际关系以至党内关系中间来。目前,意识形态领域的状况比任何时候都复杂得多。越是对外开放,越是发展商品经济,越要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没有主旋律,就要患精神上的阳萎症。这个病已经在不少人中间产生了危害。面对多成分的意识形态,不论站在什么立场上,都不可能对一切东西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有人不赞成社会主义文艺应当有主旋律,却认为“世界文艺”是有“主潮”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就被一些人宣传为当代世界文艺的主潮。这说明了,否认主旋律,实际上是虚伪的。社会主义文艺家应当理直气壮地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旗帜,理直气壮地“突出主旋律,发展多样化”,通过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体现时代的先进思想。

在京的作家、理论家近40人出席了会议。马莹伯、郑伯农、丁振海、董学文、苏方学、梁超然、石英、朱子奇、李希凡、敏泽,严昭柱、余飘、张文静、潘仁山等在座谈会上先后发言。会议由程代熙、徐非光主持。

(原载《文艺报》1993年1月2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