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科学美学》
在线阅读 收藏

科学与美学的关系问题,至今仍是学术研究领域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倡导科学与美学关系的研究,努力创建科学美学这门新兴边缘学科,是一项应当受到重视的工作。

在科学美学研究领域,我国著名中年学者徐纪敏教授开了先河。他在1987年出版的《科学美学思想史》,着重发掘了科学美学的史料,理出了人类科学美学思想发展的大致线索,从纵的方面描述了科学美学的概念、范畴、体系的演变,用自然科学家的科学实践和审美实践证明了自然科学领域确有美和美感存在,为科学美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材料基础并作了一定的理论准备。而他于最近出版的《科学美学》一书,把重点放到了科学美学原理的论述上,阐明了科学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和学科特点,并对科学美学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为科学美学这门新兴边缘学科建立了一个大致的理论框架。读者从《科学美学思想史》和《科学美学》两部姐妹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科学是怎样按照美的规律发展的;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怎样利用科学美学的规律来进行科学研究;科学论著的读者应该怎样从鉴赏的高度来领略其科学美,把学习也当作一件愉悦情感的事来对待;传统美学研究者从中也将扩大视野,可以借鉴其方法和理论,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给美学增添新的活力。

作为一项开拓性研究成果的科学美学著作,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自然科学中的审美要素,揭示科学理论的审美价值,肯定科学美学方法在科学方法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证科学美学方法在科学发现、科学检验和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为促进现代自然科学乃至整个科学的发展及其真善美的统一作出贡献。这是科学美学的主要研究任务。

纵览《科学美学》全书,我们认为它是比较完满地完成了上述任务的。它初步为科学美学构筑了一个理论框架,归纳了科学美学的一些概念和范畴,例如形式美与内容美、感性美与理性美、演绎美与归纳美、科学美、数学美、守恒美、美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统一性、简单性、多样性、复杂性、对称性、秩序、和谐与整一、科学美学风格、科学美感、美感直觉、科学理论审美价值、科学鉴赏力等。书中运用丰富的自然科学实证材料,对这些概念和范畴作了分析和论证。该书的创造性见解,大致可分为如下方面:(1)系统地探索了科学家在认识自然规律过程中的审美心理,以及这种审美心理在科学理论创造中的重要作用;(2)阐述了美学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原则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功能;(3)深入地研究了科学理论美学风格及其形成的条件与特点;(4)分析了科学家的审美理想,并总结了一些对科学理论创造有指导意义的美学标准;(5)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科学理论真善美的相互关系及其统一的具体途径;(6)通过个案分析,阐释了科学理论鉴赏过程中的审美关系、审美特点、审美态度和审美反映形式,探究了科学美学鉴赏力形成的条件和科学理论的审美评价标准;(7)提出了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理论审美教育的任务和某些方法。这些,都是经过作者的辛勤耕耘而在被开垦的处女地里长出的五彩缤纷的花朵。

徐纪敏倡导的科学美学与过去已有的各种各样的“科学美学”无论在研究对象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是迥然不同的。一般美学史称鲍姆嘉通为“科学美学”的创始人,这只是为了强调自1750年他提出“Aesthetik”一词以后美学研究开始由“非科学”状态转向“科学”状态,其实这个词既是指美学也是指感性认识的科学,他指的美学仍然是数千年来的传统美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创立的许多美学分支学科,例如控制论美学、系统论美学、信息论美学等,有时也被人们称为“科学美学”,这也不过是指它们运用了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美学的具体对象。这只能表明美学研究在方法上的某些进步(即开始向具体的实证科学靠拢,突破了以往那种纯思辨的方法),而不能表明它们在研究对象上具有异于传统美学的学科特点。美国的托马斯·门罗是推动美学走向科学实证方向的一个重要人物,国际美学界也常把他的美学主张称为“科学美学”。实际上,门罗的“科学美学”所主张的是:美感和艺术是生物性的个体对环境适应的产物,是一种自然现象,因而人们可以利用自然科学方法对它们进行研究。他甚至认为,美学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继续,是一门理性的和科学的学科。在我们看来,门罗的这个体系较之传统美学,虽然在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程度的突破,但是在研究对象上只强调生物性而否认社会性则很难说是一种科学的进步。

徐纪敏倡导的科学美学主要研究自然事物的内容美、自然科学理论中的理论美,以及自然科学创造活动和鉴赏活动中的美感问题。它实际上是自然科学中的美学,其英文名词应为“Aesthetics in Natural Science”。

科学美学与技术美学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别。其相似之处是:它们都是当代科学技术整体化发展的历史产物,都以美学为“母体”科学:都可称作关于美和创造性劳动的科学;都具有帮助人们形成正确、高尚、进步的审美观以至世界观的功能。它们的主要区别则在于:从研究对象、任务上看,科学美学着重于本学科原理的建树,是一门独立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即自然科学中的美学,不是美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而技术美学则从美学与技术相结合的角度把美学原理应用于技术领域,着重从技术的角度探讨有关美的问题,以求技术创造物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它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学科,在美学体系中与景观美学、园林美学、环境美学等美学分支学科处于同等或相近的地位。从鉴赏者的情况看,由于学科的特点不同,科学美学需要具有较高科学素质才可能领略,而技术美学则可为较广泛的人们所领略。不过,随着科学的普及,随着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科学美学的鉴赏者队伍一定会日益扩大,科学美学也将在科学之林中展现出自己的英姿。

(黄治正《〈科学美学〉的开创之举》,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