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周邦彦传论》
在线阅读 一妓,这纯属封建文人的附会和杜撰,应予否定。此二事之澄清,前一件反驳了一位现代词学权威,后一件则推翻了流传数百年的不实之词。

本书下编七章,是对周邦彦词的专论,章目依次为:六、失意士人多怨歌;七、羁旅哀吟动人心;八、恋词深挚语皆真;九、技新法密穷变化;十、语不惊人死不休;十一、词林冠冕讵容诬;十二、钱塘千载衍流长。这七章全面涉及周词题材内容、主题思想、语言风格、技巧艺术及周词在词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等等,其中颇多中肯平实之论。例如论清真词内容与价值,本书既不同意对之拔高吹捧,更不同意将其一概抹倒,而主张将它放在北宋词发展演化的轨迹之中,历史地、有比较地给予分析和评价。为此本书鸟瞰了整个北宋词坛,勾勒了一代词风,充分论述了周氏的前辈柳永、苏轼对词的贡献与创作中的不足,然后指出清真词是兼文学美与音乐美而有之的出色当行的好词,最后认定这位词人是“北宋婉约派词的总结者,又是南宋中后期词的开启者,是这个传统词派承上启下的枢纽”。

(文心)

');" class="a2">收藏

刘扬忠所著《周邦彦传论》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此书为著者1981年的旧作,由于出版的拖延,十年之后才迟迟问世。全书约十万字,分上、下两编,共十二章。上编描述周邦彦的生平及文学创作活动,其章目依次为:一、吾家旧有簪缨;二、喧传京国声价;三、憔悴江南倦客;四、前度刘郎重到;五、事逐孤鸿尽去。著者全用周邦彦词的成句作为章目,意在恰切地反映他在人生旅程上各个阶段的遭遇及其心态。在上编中,著者根据现在能搜集到的史料,从周邦彦的出生地杭州及周氏簪缨家族说起,详叙其学历、性情、仕宦、交游,特别是他在北宋后期新旧两党政争中的几次沉浮,直到他的生命的终结,堪称一部较为简炼而内容赅备的作家传记。在叙述中,著者适当引用周邦彦本人的代表性作品,特别是利用以往论者较少注意的周邦彦佚文佚诗,全面揭示传主的文学活动、心灵世界和思想情操。著者还将周邦彦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气氛之下,运用最能反映当时社会状态的典型材料,来真实地进行历史还原工作。这样写出的词人性格气质和词艺成长过程,令人信服。在此同时,著者针对过去研究中有过的两点对周邦彦为人的非议进行了辨析,指出:说周氏政治上投靠蔡京,并无可靠依据;说周氏生活放浪甚而与皇帝同 一妓,这纯属封建文人的附会和杜撰,应予否定。此二事之澄清,前一件反驳了一位现代词学权威,后一件则推翻了流传数百年的不实之词。

本书下编七章,是对周邦彦词的专论,章目依次为:六、失意士人多怨歌;七、羁旅哀吟动人心;八、恋词深挚语皆真;九、技新法密穷变化;十、语不惊人死不休;十一、词林冠冕讵容诬;十二、钱塘千载衍流长。这七章全面涉及周词题材内容、主题思想、语言风格、技巧艺术及周词在词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等等,其中颇多中肯平实之论。例如论清真词内容与价值,本书既不同意对之拔高吹捧,更不同意将其一概抹倒,而主张将它放在北宋词发展演化的轨迹之中,历史地、有比较地给予分析和评价。为此本书鸟瞰了整个北宋词坛,勾勒了一代词风,充分论述了周氏的前辈柳永、苏轼对词的贡献与创作中的不足,然后指出清真词是兼文学美与音乐美而有之的出色当行的好词,最后认定这位词人是“北宋婉约派词的总结者,又是南宋中后期词的开启者,是这个传统词派承上启下的枢纽”。

(文心)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