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8月21日,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爱国主义者,近代文学史上首开风气的著名文学家龚自珍诞生200周年纪念日。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中国社科院文研所、浙江省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杭州大学、华南师大、安徽师大、南京师大和龚自珍纪念馆等单位共同发起组织,于8月21日至26日在龚氏故乡杭州举行了纪念龚自珍诞生200周年学术研讨会,同时举行第六届中国近代文学学术讨论会和近代文学学会年会。
这次纪念活动和学术会议,得到浙江省、杭州市,和龚自珍故居所在地杭州上城区的领导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早在1991年9月,上城区文化局、龚自珍纪念馆就和浙江社科院、北京大学、安徽师大等组织了“纪念龚自珍逝世150周年学术讨论会”,就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代表首先倡议于1992年举行更大规模的纪念活动。
8月21日,纪念大会及学术讨论会开幕式在龚自珍纪念馆举行。该馆是根据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先生(钱先生之母系龚自珍孙女)等著名人士和安徽师大孙文光等“龚学”专家的倡议建立的,1990年元旦开馆。馆址设在龚自珍出生所在地、杭州城东马坡巷,是一座具有清代江南建筑风格、保存完好的庭院式建筑。主楼两层,楼下宽敞大厅中悬沙孟海等当代著名书法家所题匾额、楹联,龚自珍半身铜象端居厅中央,两侧厢房及后堂辟为四个展室。庭院很大,一泓清池,假山花木,小桥水榭,使人想起龚自珍的诗句:“四厢花影怒于潮”。曲折回廊将水榭与正厅联接。环境古朴幽雅。
出席纪念大会的有浙江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文联、社联、杭州市政府和文化局,上城区委和区政府的领导同志,省市文化界人士,学术会议发起单位代表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共200余人。杭州市副市长徐兆骥、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邓绍基等在致词中,都指出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纪念龚自珍这位热诚爱国、富于远见、呼唤改革风雷的近代文化名人,研究其思想和文学创作的启蒙价值和历史地位,尤具现实意义。
参加讨论会的有近代史、近代思想史、近代文学史研究界学者和代表80余人。“三界同聚”是本次会议一个特点。提交会议的论文和发言在“龚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进展,并就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