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精彩速览
- 2023Q2入库报告1800余篇,新媒体蓝皮书、传媒蓝皮书、元宇宙蓝皮书、区块链蓝皮书等一批传媒领域主题报告入库。
-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3)》成为本季最受关注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4(2023)》紧随其后。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成为本季报告使用量TOP1作者。
- 用户发生检索行为18.6万次,乡村振兴、数字经济、一带一路检索次数排名前三。
- 9月,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专题库上线,聚焦公共安全与风险管理、公共服务提供与保障、社会矛盾预防与化解3大治理领域。
一 内容影响力
01 内容数据
本季度入库报告1800余篇,新媒体蓝皮书、传媒蓝皮书、元宇宙蓝皮书、区块链蓝皮书等一批传媒领域主题报告入库。

02 最新智库观点
-
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重要转型期,需重点关注四方面问题和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重要转型期,一方面须加快按照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导向积蓄增长新优势,另一方面须着力化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累积的风险和矛盾。综合两方面的要求,需要关注的问题和挑战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我国在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工业软件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偏高,导致高技术企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面临较大风险。二是有效内需培育不足,一方面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民营部门投资规模增速明显下滑。三是房地产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中小银行风险相互交织,导致整体风险进一步复杂化。四是青年劳动力就业压力上升。
摘自 -
丨我国出版融合仍应关注出版伦理与数字版权问题以及产品嵌入与资本合作方面的隐忧胡正荣,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黄楚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玥彤。
一方面,数字化不断赋能出版行业、挖掘出版融合发展潜力,但与此同时版权问题也愈演愈烈,数字化盗版表现为对传统出版产品的非法数字转译,以及在未授权情境下对数字出版物的二次创作和复制传播。虽然新《著作权法》中针对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作了进一步明确,但面对复杂的数字出版生态,我国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另一方面,资本介入为出版数字化发展提供增值基础, 但资本的大量注入,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数字化领域,使融合出版发展常常面临产业化增值与资本介入的动态博弈。因此,我国应加强针对出版融合的细节性管理,同时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减少对资本注入的依赖。
摘自 -
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重要突破口叶堂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首都高端智库)执行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雪莹,山东科技大学财经学院讲师。
为解决新阶段京津冀地区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需要进一步探寻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重要突破口。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助于强化三地间技术创新合作,推动区域创新协作网络建设,带动人才、技术、资本及信息等创新要素向周边地区辐射,提升区域整体科技水平。同时,通过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助力津冀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将京津冀打造成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注入新动能,并将京津冀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此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遵循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的必然选择,通过吸引和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促进北京创新实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摘自
03 新入库皮书 HOT3
-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4(2023)
主编:胡正荣、黄楚新 副主编:严三九2022年以来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观任务与党的二十大报告顶层规划,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特征加速新媒体转型升级,我国网络和新媒体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数字中国战略持续赋能智慧城市建设与数字乡村规划,全媒体传播建设朝着体系化方向前进。数字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网络监管逐渐规范化、细节化。适老化媒体探索与未成年人入网问题成为新媒体关注要点。短视频行业持续发力,技术赋权媒体内容生产流程加速转型,元宇宙等新兴产业阵地成为新媒体争夺要塞。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深化,出版融合不断加深,Z世代群体深刻影响新媒体话语语态。
2022年以来,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四级融媒体建设链条仍需补齐短板,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需要加强。同时,网络乱象仍层出不穷,需形成更加细节化、制度化的监管规范。
-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3)
主编:崔保国、赵梅、丁迈 执行主编:杭敏本书一方面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受众环境的宏观视角来观察传媒产业的生态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从营收规模、产业结构的视角来描绘传媒产业生态新格局。
2022年是中国传媒产业的调整期和转折点,也是其自我审视、创新升级、结构优化的重要节点。这一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为29082.5亿元,同比下降2.11%,整体承压前行。一方面,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带来挑战与机遇,国家政策纾困与治理并行,以打造风清气正的产业发展环境;数字技术不断更新应用,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传媒板块持续低迷,受众触媒习惯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广告首次出现负增长,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传媒企业降本增效、减量提质;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转向,在政策引导、技术赋能下坚韧前行。从2023年上半年表现看,中国传媒产业将迎来恢复性增长。
-
中国五年规划发展报告(2022~2023)
主编:李雪松 副主编:李海舰、张友国本书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国家有关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实施方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针对经济增长与扩大内需、改革开放与激发活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与智能治理、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等领域,全面跟踪“十四五”规划年度实施情况,梳理主要政策措施,分析前沿实践和发展趋势,客观评价进展成效,深入总结经验做法。在分析困难和挑战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借鉴国内外经验,着眼未来寻求超越,提出具有针对性且体现思想性、学理性、前瞻性的对策建议。未来一段时期,要注重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 使用影响力
01 使用数据
平台流量

本季检索词TOP5
皮书数据库用户
发生检索行为18.6万次
输入检索词4.5万个
02 使用量排行
分析解读
皮书报告持续受到关注
药品流通、汽车、机器人等
行业类报告备受关注

互联网、新媒体类报告集中上榜
互联网舆论、媒体融合、
传媒产业等话题热度加高

本季新入库图书使用量 TOP 20
本季新入库报告使用量 TOP 20
点击查看排名计算详细指标体系
展开03 当季最受关注作者
-
研创报告使用量TOP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中组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际传播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